【科健籽:食養東西】
英國飲食協會發言人波特(Sian Porter)曾透過手掌比例,建議大家每天要吸收的各種食物份量。假如一份生果等如一個拳頭,每日要吃兩個拳頭的份量,這些形象化的飲食計算方法,稱之為目測。營養師黃凱詩指,吃太多東西,尤其是肉類,是港式飲食的通病,參考拳頭、麻雀等常見物件,目測每餐吃多少不同類型的食物,有助控制食量和保持營養均衡,就算不刻意減肥,都有瘦身效果。
如果參考魯芬的拳頭,那豈非要吃很多水果?黃凱詩澄清,不同的食物,目測參考物都不一樣。例如水果,一定以中等身形女士的拳頭做參考,男人也是吃這個份量,避免吸收過量果糖。不過肉和水果不同,可根據體形控制份量,體形魁梧人士每天所需熱量較高,每餐肉類的大小和厚度和自己的掌心差不多,相當於三四隻麻雀份量。
「以中等身形女性為例,每餐吃兩隻麻雀的瘦肉,就已經足夠。如肉片米粉,預計一隻麻雀的份量可以切到六片瘦肉,如果湯粉麵有12片,大概是兩份肉類。如果是厚切的叉燒,每隻麻雀的份量大概切到兩至三塊,兩份即是六塊,吃多過六塊就超標了。」中等身形的男士,可以吃三至四隻麻雀份量的肉。但去餐廳鋸扒,份量會超過身體所需,「我們會將份量分配,譬如夜晚鋸扒,當天下午盡量少吃肉,甚至完全不吃肉。」
每餐要食「兩盒」菜
蔬菜的處理方法都一樣,我們買了三個快餐飯盒,給營養師目測,她發現全部飯盒都缺少蔬菜。「不論男女,每餐都應該吃兩份蔬菜,每份蔬菜的大小,等於一個中國人吃飯的中號碗的份量。」何謂中號碗?唔知唔緊要,記住一份菜大小,約等於250毫升的紙包飲品,目測起來就超級方便。記者金睛火眼望過,三個飯盒的蔬菜總和,都不夠一餐攝取量……今晚食番四盒維他奶份量嘅菜補番先。
黃凱詩的客人中,不少試過近年流行的極端減肥餐單,如斷食、果汁斷食、果食等,有噱頭但難以持續執行,很多人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肥胖依然。她說目測飲食法,目標是讓大家靠雙眼去判斷每餐進食正確份量的食物,對習慣食得過量的香港人來說,只要每餐攝取正常熱量,低脂低糖,已有瘦身效果,不用刻意減肥。但每人體形、飲食習慣不一樣,身形龐大的人,應該多吃穀物。調整餐單前,要避免營養失衡,或與原來生活習慣差異過大,要先諮詢營養師或醫生意見。
每餐食量與參考物件
•
麵包面積如CD,厚度如同方包即可。
•
女性進食份量:以身高160cm,體重110磅女性為標準。
•
男性進食份量:以身高170cm,體重140磅男性為標準。
記者:彭海燕
攝影:鄧鴻欣
編輯:黃仲兒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