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路調查】
【本報訊】自捍衞本土的政黨冒起,本土一詞如港獨同義詞,但民主思路調查發現,逾六成港人認為,保護本土是指「保護香港嘅生活方式、文化同歷史」,只有一成人認為是指「香港獨立」。召集人湯家驊認為,中央應務實了解港人對本土的理解,呼籲下周來港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避談港獨,否則只會激化更多矛盾。
記者:姚國雄
民主思路今年2月至4月進行調查,以面談方式訪問約1,000人,對於不同形式抗爭,最多人接受是參加無警方批准的集會、示威、遊行、抗議,比率達33%;16至20%認為是佔領政府建築物和佔領公眾地方;約7%受訪者接受以武力作抗爭手法、衝擊警察。
調查特別抽出18至29歲年輕人的回應,發現他們均較整體受訪人士更接受不同抗爭手法,約兩成人接受衝擊政府建築物、號召使用衝擊手段。
15%年輕人接受武力抗爭
而約一成半年輕人接受使用武力、衝擊警察作為抗爭手段。湯家驊認為,年輕人較其他年齡層人士更接受抗爭手法,並不出奇。
調查詢問受訪者如何定義「保護本土」。61%認為保護本土代表保護香港的生活方式、文化與歷史,比率最高;其次是認為香港資源香港人優先使用,比率達53.4%;兩成人認為是打擊水貨客、減少自由行;最少人選擇的是減慢中港經濟融合,比率不足5%;認為保護本土代表香港獨立只有10%。調查顯示,56%人認為應重啟政改,四分三人認為應越快越好。
湯家驊認為即使個別人士鼓吹以極端手法爭取民主,但社會主流拒絕以暴力解決問題。他又認為,中央應明白主流民意所理解的本土主義,是維持香港生活方式及文化、本地資源港人優先及要求中央恪守高度自治的承諾。他促中央重啟政改,修改人大8.31決定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