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連環被騙 欠債300萬遭收樓

老婦連環被騙 欠債300萬遭收樓

【本報訊】市民個人資料從銀行、電訊公司外洩,令騙徒有機可乘。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指,有76歲老婦被銀行拒絕二按,隨即接到中介來電,被游說借下110萬,被騙去72萬手續費,隨後再收到另一中介電話,指可助追討損失,兩次借貸終欠下逾300萬,被入稟收樓。

向銀行查詢後接騙徒來電

麥批評《放債人條例》未能有效規管財務中介公司,令中介「冇王管」。工聯會昨指,過去共收到近500宗與中介有關投訴,以金融詐騙最多,涉款近4.6億,受害人損失逾2.4億元,被濫收中介費1.4億元。
麥美娟表示,有76歲老婦和丈夫欠卡數、樓宇二按債務約40萬,打算向銀行借按揭貸款被拒,但在步出銀行4小時後,收到自稱銀行職員電話介紹A財務公司(化名),婦人不虞有詐,經該中介公司借款110萬,取得現金後被收72萬手續費。
兩個月後再有中介來電,聲稱有方法替老婦和丈夫取回A財務公司手續費,老婦和丈夫遂被騙到B財務公司再借124萬,中介財務公司取去109萬作手續費,數個月後,老婦收到B財務公司文件,才知借了300萬巨款,現時老婦已報警。
麥指曾與警方接觸,得知不少中介詐騙案涉電訊公司及銀行職員將客戶資料外洩,她稱,目前金管局雖有指引停止銀行接受中介轉介個人消費金融產品或服務,但不包括物業按揭、貸款,建議政府研究增加規管,保障市民。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