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建制」試圖消滅多元香港(《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黃冠能) - 黃冠能

「本土建制」試圖消滅多元香港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黃冠能) - 黃冠能

最近半年香港社會出現不少關於難民來港提出酷刑聲請的討論,好像很多聲音指聲請者大多都是「假難民」。有趣地,建制派正在大合唱,有計劃地炒作「假難民」議題:特首梁振英1月說考慮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3月保安局前局長李少光提議中央考慮讓香港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民建聯、自由黨(特別是走右翼路線的李梓敬)、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等等,都掛橫額、派傳單大肆宣揚「假難民」嚴重影響治安;亦有立場傾向建制的報章頻密報道相關新聞,獲梁特點名多謝。
單看入境處數字的確有點嚇人,目前累計未處理免遣返聲請個案有1.1萬宗。其實,2014年累計個案忽然飆升,是因為聲請人以前分別由聯合國難民署香港分署(難民署)和入境處處理,但安排被高等法院裁定不符合法例規定,政府才統一審核機制,由入境處接手難民署處理的所有個案。更重要的是,聲請人申請成功與否,最終都會離開香港,因為《難民公約》不適用於香港,就算最終獲難民署確認為難民,也會獲安排移居至第三國。所以難民是真是假,只要迅速處理,不會對香港造成沉重負擔。
「假難民」令治安變差一說亦難以成立。按照警方數字,香港最近兩年罪案率正在下降,被指「假難民」重災區的元朗區罪案率,過去兩年分別下降7%及2%,去年區內發生31宗搶劫案,有6宗涉及南亞裔人士,而且都不涉及持刀。免遣返聲請者中有人犯案,不足為奇,但建制派的誇張說法,明顯與事實不符!
既然免遣返聲請不是大問題,為何建制派特意大肆炒作話題?有論者認為他們想令香港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將來方便對付示威者。但退出有關公約難度極高,甚至牽涉國家主權,況且香港還有《基本法》第39條寫明適用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保障任何人免受酷刑,此論恐怕說不過去。

種族血緣論否定香港核心價值

如果我們細心研究建制派的用語,就會發現他們總喜歡將「假難民」和本港南亞裔混為一談,彷彿「假難民」都是南亞裔,而對付「假難民」是為了守衞香港。被指是重災區的元朗,就是南亞裔的聚居地之一,他們當中很多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部份獲安排居於公屋而搬到元朗。建制派將南亞裔與「假難民」畫上等號,似是要塑造一個圖像:南亞裔並不是香港人,而只是來港作姦犯科的「假難民」。
「本土建制」對南亞裔、「假難民」的攻擊,暗暗配合北京以「種族血緣論」(Ethnic nationalism)為依歸的身份認同論述,即香港人就是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就是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容不下其他人種。巧合地,建制派炒作「假難民」議題的時間,剛好就是「有層次」的香港足球代表隊,充份地展現香港人的多元性之後發生。
我們必須有力地駁斥建制派魚目混珠的說法。長久以來,香港社會的特色,就是混雜多元、華洋共處。香港作為全球城市,不單是中國香港,更是世界香港:開埠以來,就有不少非華裔人口在港定居,落地生根,數代人以香港為家;今天非華裔人口,仍然佔香港總人口的6.4%。何謂香港人,從來就不是以種族血緣為分界,而以認同香港核心價值為感召,即以「公民價值論」(Civic nationalism)為基礎的「港式國族主義」。
任何香港居民,無論甚麼時候來到香港,只要認同香港這片土地、認同香港核心價值和文化,就是香港人,南亞裔居民,也是香港人。
(《香港革新論》: 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

黃冠能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