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讀大學】
現正在大學修讀新聞及傳播學系的謝家鴻,2004年入讀東灣莫羅瑞華學校小三,直至小六畢業。他指群育的生活讓他建立正確人生觀。原來其父親及叔叔均為反對遷校的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舊生,其嫲嫲更因為其父的母校反對孫兒的學校搬遷,一度黯然落淚,「覺得好矛盾」。
舊生學懂謙卑及尊重
謝家鴻昨日與另兩名群育舊生接受《蘋果》訪問,他指在主流小學時是一名麻煩友,「未轉校之前我成日頂撞老師、好囂張,俾學校當咗係麻煩友」,惟東灣的生活讓他建立正確人生觀,「最重要係教識我乜叫謙卑、互相尊重,唔會好似出面學校咁只講成績、講競爭」,學校教師較能專注及深入處理學生問題。「老師會因應學生情況計劃點教學生;好似我當年家境清貧,但又好想買隻Casio膠錶,當年老師就設計咗個計劃畀我儲積分買錶」,最終謝因在考試、行為方面表現達標,獲老師送贈心頭好,「直至𠵱家我都仲有戴隻錶,當年真係好開心,老師鼓勵咗我建立正確嘅觀念同行為」。
提到屯門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長蔡國光去信反對學校搬遷一事,謝認為此事是用詞不當、公關災難;又指家中父親、叔叔皆曾就讀該校,「由細到大都係嫲嫲照顧我,當佢聽到我爸爸之前間學校,反對個孫讀嘅學校搬遷,佢聽完之後都黯然落淚,覺得好矛盾」。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