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大學生都考完試,讀最後一年的同學,終於要投身社會,搵工做!搵工做來講,大學生到底最着重甚麼?
大部份人,當然是人工行先是常識吧。到大學街訪大學生,個個異口同聲,要買樓,要錢,所以人工行先。人工行先,無可厚非,想買樓更是人之常情,不過如果第一份工就只睇人工,不講其他,是不是正確之道呢?問問獵頭公司創辦人兼CEO張慧敏(Son姐),佢就話揀工,最緊要講興趣。「我經驗之談,無論幾多錢,如果工作你做得不開心,你完全覺得工作可有可無,你都會做得不長。」她說初出茅廬的大學生,除了部份專業,大部份人工都差不多,不會差很遠,所以應該以不同的角度,想清楚自己找份甚麼工作。
除了人工,現在的大學生口裏都會唸着一句,work life balance,希望工作的工時不要太長,不會阻礙到自己生活上的其他興趣,有自己的私人空間。Son姐說現在面試的許多後生,都喜歡說work life balance。她當然不贊同那些有返工無放工,逼到人痴線的工作。只不過很多人明明事先已知道某份工工時長,要OT,接受後又要罵又要投訴。她說現在的後生都不希望受太大壓力,想人工高,想工時短。「Work life balance人人都想,但其實你唔work,怎會有資格講life和balance?」不無道理。
為了這個work life balance的問題,特地請教了香港大學社會學系黃培烽博士,為甚麼越來越多後生有這樣的想法。他表示,經濟不好,晉升機會不明朗
,年青人覺得努力都無回報,搏完都無用,倒不如把時間放在生活上。另一方面,現在的年青人,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滿足感,例如很多人會去搞市集,或者發展其他興趣,滿足自己,相反工作上的滿足感小之又小。所以人人都不願多花時間在工作上,當然在意工時長短,不希望工作佔太多時間,阻礙自己培養興趣。
記者:李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