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港股下沉 另類求生

投資導航:港股下沉 另類求生

港股5月悲觀開局,買股票怕中伏?今期〈投資導航〉嚴選股票以外,5月仍值得考慮的四大投資選擇,包括可以儲定彈藥留待月底到來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博英國脫歐議題率先發酵而在滙率埋手、短線操作期權,以及向氣勢如虹的油金出擊。趁今日母親節,各孝順仔女不妨參考內文,自用之餘,飲茶時又可以向媽媽畀意見,一舉兩得。

iBond月底重來 穩陣必賺之選

國債、政府債,只要政府不破產、貨幣不貶值,永遠是風頭火勢下避險首選!本港財政儲備豐厚,過去幾次發行通脹掛鈎票據(iBond),一向被視為「必賺」之選,市場傳出新一輪iBond將提早於本月底發售,雖然市場估計息率將隨通脹回落至3厘以下,但在股市風高浪急之下,料仍具一定吸引力,投資者可留定彈藥認購。
目前仍在市面尚未贖回的iBond尚有三批,其中於今年6月到期的政府債券1606(4218),按恒生通脹掛鈎債券指數報111.35,換言之,累計回報率已達11.35厘;至於2017年8月到期的iBond 1708(4222)相關指數報109.06,即回報率有9.06厘。至於去年發行的iBond 1808(4228)報價一直保持在104元以上。

香港政府過去幾次發行iBond,均被視為「必賺」之選。 資料圖片

買人債恐滙率下跌

iBond既是必賺之選,自然吸引不少投資者參與,港府自2011年發行首批iBond以來,一直奉行「一人一手」政策,五批債券大部份時間散戶獲分配數目均是「一手起、兩手止」,分最多是第一批,認購44手或以下的投資者均獲全數分配;至於對上一次,即去年8月(第五批),認購一手投資者獲全數分配,其餘約40萬份申請可獲分配兩手。
另一選擇為中國財政部發行的國債,市傳財政部本月再度在港發行150億元人民幣國債,票面息率約3厘,但要留意雖然人民幣滙率已回穩,但仍不排除有下行的機會,或會影響國債回報率。

轉攻商品市場 油金ETF看好

股市惟恐「五窮六絕」,投資者不敢出手可以將眼球轉向商品市場,當中尤以油金最受市場看好,要簡單坐轉順風車,散戶可從相關ETF(指數買賣基金)入手。
商品價格近期雖然波動,但可以看出其向上走的趨勢,油價自今年1月下旬見底,低見每桶油27美元,至近日高見48美元,足足反彈近80%;至於金價在美國去年12月進入加息周期後,反而大肆上升,由每盎斯1,047美元一路殺上近期高位1,303美元,累升24%。黃金強勢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不穩,市場相信在加息步伐加速前,仍能維持升勢。
「商品大王」羅傑斯亦相信黃金長期持有可保值,但近期不會買入,反而他有興趣投資石油相關資產,他預期油價已見底回升,希望可以買入更多俄羅斯政府債和油股,以及增加投資尼日利亞、伊朗等產油國。

市場相信在美國加息步伐加速前,黃金價格仍能維持升勢。 資料圖片

較投資金礦股貼市

投資黃金,未必需要買實金,看好金價,可以投資買賣基金SPDR金ETF(2840),可於全球最大黃金交易所買賣黃金,但毋須交收實物黃金。實物金ETF上落走勢與現貨金價一致,亦避免金礦股經營問題,較金礦股更為貼市。除了SPDR金ETF,原油期貨亦有選擇,近日上市的三星標普高盛原油ER期貨ETF(3175),亦可為投資者提供捕捉油價反彈的機會,不過無論原油或實物金ETF,成交均不大,投資者需留意。

內銀期權出擊 用派息做後盾

五窮月會跌多久、跌多深,市場分歧仍大,而造好造淡皆可的期權則成為另一投資選擇。相較買賣正股、沽空及期指,期權所需資金較少,且在目前普遍波動市的預期下,機會亦較多。有專家分析認為,未來兩個月可以內銀除淨的機會,以派息做後盾出擊;另外部份有反彈前景的股份,亦可成為目標。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每年內銀宣佈全年業績過後,不少大戶均會以內銀為目標做期權,但首要先持有正股,就可以息價齊賺。以他的例子,先買建行(939)正股,每股派息兌回港元約0.35元,6月22日除淨,因此他早前再以約5.1元沽出其6月認購期權(Short Call),已賺期權金0.2元,計及收息則賺逾0.5元,回報有約10%,已算理想。

騰訊可博短線反彈

他認為,雖然內銀已普遍回吐,但波幅大的建行及派息理想的中行(3988)仍是好選擇,建議可分別在5.1元及3.1元水平入手,但謹記只以除淨月份為目標做短期操作,以減低風險。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則表示,現時會選擇以騰訊(700)為目標出擊做認購期權(Call),即月以157.5元為目標,中線可博165至170元。他認為騰訊近日弱勢是受百度事件影響,但前者是社交網站、後者是搜尋軟件,廣告模式差別大,實質不應該陪跌,可博短線反彈。

脫歐公投在即 英鎊伺機造淡

英國將於6月23日就是否脫離歐盟舉行公投,公投結果勢將影響英鎊滙率,除了買升或造淡英鎊外,本港亦有英鎊兌美元的窩輪可供投資。
公投前多項民調均顯示,英國支持「脫歐」的民眾,比例略高於反對。由民調機構ICM於4月底至5月初進行的調查顯示,45%受訪者支持「脫歐」,支持留英的受訪者則有44%。另一市場調查公司TNS於4月底進行的民調則顯示,支持及反對「脫歐」的受訪者,分別有39%及36%。
意大利裕信銀行預計,倘若英國「脫歐」,英鎊滙率將下跌7%。預計「脫歐」成真的投資者,不妨預早部署定英鎊淡倉。不過,在民調結果支持與反對「脫歐」者接近五五波之下,公投結果確實難以預測,惟投資者仍可考慮在公投前率先造淡英鎊,因為天達資產管理預期,公投前市場會較為恐慌,英鎊將於公投前轉弱。

法巴新增英鎊窩輪

散戶要從英鎊升跌獲利,除了透過外滙戶口炒賣英鎊的直盤與交叉盤外,英鎊兌美元的窩輪亦是選擇。法巴本周會推出一隻英鎊兌美元的認購證(10396)及一隻英鎊兌美元的認沽證(10397),該行暫時是本港唯一一間有推出英鎊兌美元窩輪的輪商。
另外,英鎊「脫歐」不單會影響英鎊,亦會左右其他貨幣的表現。倘若英國「脫歐」,在環球避險情緒升溫下,資金相信會大舉流入日圓,推動圓滙進一步向上,尤其是日圓兌英鎊的交叉盤。

【專家意見】

黃金ETF避險

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5月股市波動大,黃金ETF(指數買賣基金)與股市相關性不大,是較佳避險工具。iBond(通脹掛鈎債券)防守性強,但較難認購;至於買財政部國債,投資者要留意人民幣滙率風險。」

郭家耀

持現金等撈底

京華山一國際研究部主管彭偉新:「現時股市、原油和黃金價格走勢都受美國加息進程影響,但美國經濟數據又難估,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大,與其尋找其他投資出路,投資者不妨多持現金,待股市企穩後再撈底。」

彭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