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鬆世代 - 曾志豪

寬鬆世代 - 曾志豪

韓劇太唯美浪漫,少了一點現實的質感。
我較愛看日劇,那些貼近社會現況的議題,讓我仿似能窺視日本人這分鐘在想甚麼。
「肉食女」、「草食男」、「尼特族」、「下流社會」、「孤獨死」,每一個名詞都像是社會問題的超濃縮配方。
最近一齣日劇,又掀起了社會名詞的熱潮:《寬鬆世代又如何》。
所謂寬鬆世代,是指1987年4月至2004年3月間出生(今年12至29歲)的日本人。
為甚麼以此為分水嶺?因為日本在2002年實行的「寬鬆教育」,削減學生上課內容、時間,改為完全週休2日制。
何謂「削減上課內容」?經典例子便是,圓周率的計算。香港一般人對圓周率的理解都是3.14,記性好的甚至能說出「3.1415」。但日本的寬鬆教育,則教導學生,圓周率是「3」,沒有小數點後的內容,原因是,讓學生多記兩個小數點太辛苦太有壓力,乾脆只記到3便可。
減壓、輕鬆、愉快學習,可以說是「寬鬆教育」的宗旨,但企業並不買帳。
很快,企業老闆便埋怨這批「寬鬆一代」過慣了沒有壓力的生活,吃不得苦捱不得批評,然後便產生「寬鬆一代」不如上一代、沒有即戰能力的批評。日劇《寬鬆世代又如何》拍出了這個社會現況。幾個男主角都是第一代的「寬鬆一代」,但他們不自覺,他們認為自己應該是「負責任的上一代」。劇集借主角口中替「寬鬆世代」吐苦水平反,例如主角說,「我讀書是周休二日,但兩天都去了補習,哪有甚麼輕鬆?」、「畢業時適逢311地震,經濟衰退,對我們有甚麼寬鬆?」
最令我困惑的是,教育壓力太大,又說令學生失去自信;寬鬆教育,又說令學生失去競爭。或許,現實世界,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寬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