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識飲惜食】
近年興起由歐美傳入的淨化海鮮技術,標榜讓入口活海鮮回復生猛狀態,又可確保衞生,現時全港只有一間餐廳供應。「原理就似為海鮮排毒,我哋營造出海洋環境,等海鮮覺得返到自己屋企。好似法國空運到港嘅生蠔,運送過程入面,生蠔仲需要水份,只能夠吸收番自身排洩出嚟嘅水份,進行淨化後,蠔會自然咁吸水呼氣,排走體內嘅排洩物同沙石。」餐廳Table的負責人兼大廚姜若男(Sandy)說。廚房設有24小時自動循環系統的淨化魚缸,把龍蝦、生蠔、蟹等海鮮先「淨化」才賣給客人,整個過程約需三至五日。
淨化海鮮較一般海鮮昂貴,味道又如何?今次請來香港鮮魚商會主席姜海清(清哥)試食。他曾開魚檔,後來轉做買手,有三十多年資歷,熟悉各類海鮮品種。先試的是店內招牌菜膏蟹拌蒜頭飯,把蟹拆膏略蒸,以蒜頭爆香蟹肉及珍珠米,上桌後,再即席在客人面前拌勻蟹膏及珍珠米。清哥讚菜式賣相極佳,蟹很新鮮,不過略嫌蟹肉不算爽實,提議用奄仔蟹更佳。蘇格蘭蟶子只以白酒及鹽調味後,Sandy便放上鐵鑊用大火快煎兩、三分鐘上桌,內裏仍是半生熟,生熟度剛好,咬落不會太韌,清哥則說,「平時食蟶子,好難避免有沙,經過淨化,明顯乾淨得多,食落會方便啲,呢個做法好可取。不過,味道仲係取決於海鮮自身質素,所以冇明顯分別。」
Table
上環文咸東街22-26號柏廷坊8樓
同場加映:街坊海鮮店
不加雞粉味精 菜式定價夠公道
老闆盧建新是三行出身,在大埔開設海鮮小店,身兼大廚,全店不足200呎,只有12個位。每日早上在流浮山魚市場入貨, 因討厭雞粉味精,所以只用天然材料如薑、葱、蒜等炮製食材,海鮮用定價而非時價,價錢較公道,店內的炒蜆、薑葱炒蟹等甚具質素。
蜆勁村盧爸爸私房菜
大埔翠怡街3號翠怡花園C座地下9A1號舖
鄰近楊屋道街市 即訂即買料
熟食街市內有不少海鮮小炒店,專做街坊生意。在香車街熟食中心的老四小廚,老闆陳頌禮乃紅褲仔出身,當海鮮酒樓大廚十多年,又去過長洲煮海鮮,輾轉在荃灣香車街熟食中心投標開店,因鄰近楊屋道街市,禮哥和不少檔販有交情,客人訂貨後便直接取貨或選擇到街市買料,油料加工費一般為每斤$60。
老四小廚
荃灣香車街街市3樓18號舖
記者:何嘉茵
攝影:伍慶泉、楊錦文
編輯:陳國棟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