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偏處大嶼山石壁的東灣莫羅瑞華學校原本是一所收容貧苦無依兒童的宿舍,後來才變身成群育學校。校長卓德根對外界的誤解感到無奈:「可能有人會誤以為我哋同石壁監獄有關,其實我哋嘅學生都係小學生,全部冇案底。」
前身為兒童之家
東灣莫羅瑞華學校的辦學團體為香港學生輔助會,創辦人戴大偉在1957年起在調景嶺開設無家兒童收容所,所內一群少年一次到大嶼山遠足,發現了被荒廢的石壁水塘建築工人宿舍。戴大偉在1965年將工人宿舍變為兒童之家,收容兒童日多,於是又辦識字班。到70年代再轉為群育學校。
卓德根表示,學校位於偏遠大自然之中有好處,課程內也有不少探索自然活動,「學校一帶更加冇寬頻網絡,學生想上網打機都唔得」。但壞處亦是無網絡,學校無法提供電子教學,教師要下載參考資料亦非常不便。另外校址偏遠,來往東涌需半小時,有居於將軍澳的教師每天來回要4小時,所以他們招聘老師一向較困難。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