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居安思藝】
住村屋,有人貪其安靜舒適,呎價較平,面積實用;不過地方偏僻及保安問題都令人卻步。村屋屋主梁劍紅(阿細)覺得住村屋利多於弊,她和老公原本居於住宅大廈,數年前入住村屋頂層,從此不可收拾。喜歡開揚空間的她,物色了三十多間村屋,最終購入井欄樹一個地下單位,花費百萬裝修,拆牆建吧枱,為的是一個開揚明亮的家。屋內一片鮮黃,擺設充滿民族風格,大多出自淘寶網。她笑說,這個家是淘回來的。
每個想住村屋的人,心裏總有過忐忑,畢竟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阿細原本住在大廈,數年前睇電視,見村屋有樓梯,覺得過癮,心思思找經紀約睇屋,前後看了三十多間才找到心頭好,入住將軍澳區一棟新村屋的三樓連天台。住了三年多,繼續村屋搬村屋,從頂樓移師地下。「村屋自由度較大,方便設計理想格局,也不用被發展商騙錢,可盡用家中空間。」
頂樓地下各有利弊,住頂樓時雖有私人樓梯,不過她嫌大門在大廈後門,不夠開揚。衡量過後還是決定住地下,「地下的好處是方便泊車,泊在門口就可以,用水喉洗車也方便。」於是她再看了三十多間,最後看中井欄樹一棟三十多年歷史的舊村屋。「村屋給人感覺是位置偏僻,不過這裏算方便,距離車站僅幾分鐘路程,搭車去市區也不用十分鐘。沿斜路上來又是自成一角,很寧靜。」當然村屋並非一味好,冬冷夏熱,「之前天氣很凍,戶外全都結冰。」
廚房連戶外吧台 路人誤當咖啡室
除了村屋位置,她還看中舊屋的樓齡,方便改建。「新屋的裝修通常很新淨,把牆拆了很浪費,亦未必能拆;我不介意屋舊,最重要是裏面可以裝修,拆了舊牆也不太內疚。」來到她的家,便見到其大刀闊斧的位置,室內幾乎沒多餘牆身,連前後門兩面牆都以玻璃窗及玻璃門代替,感覺很開揚,兩邊門窗打開時有空氣對流,相當通爽。開放式廚房設計令整體空間更闊落,廁所用上透明玻璃加電子窗簾,不使用時一望無遺。家中樓底偏矮,她便在客廳及廚房裝上天花鏡,看上去不會很壓迫,甚至連間隔睡房的一排復古玻璃窗也可移動,「多人來屋企時會推開,感覺闊一點。」
住村屋想開揚,她索性在前門可移動式玻璃窗前加建一個吧枱,吧枱與廚房相連,感覺像餐廳,煮食完可直接在吧枱上用餐。如此有心思,想必平時也經常煮食吧?「這是錯覺,我甚少用廚房,平時也很少煮食,通常是開派對時才會做蛋糕或甜品。」來到她的家,很自然會被門前的吧枱吸引,上面還有類似Starbucks的燈箱,難怪有人誤會是間咖啡室。吧枱旁有鞦韆,她笑說平時朋友過來聚會或燒烤時都喜歡坐在戶外,感覺較開心,偶爾她也會坐在鞦韆上觀賞山景,實在寫意。
九成傢俬淘寶 洗手盆兩萬變四千
走進屋內,一片黃色映入眼簾,看起來很醒神。「個人最喜歡白色,但這間屋不能用太多白色,香港潮濕,淺色牆身容易令發霉黑點變得顯眼。太深色的話會很黑,感覺更壓迫。」她覺得黃色恰到好處,與屋內色彩繽紛的家居擺設也很合襯,櫥櫃是墨綠色、電視櫃是藍色、一排民族色彩風格的椅子更是紅黃藍綠色樣樣都有。
家中超過九成傢俬都是購自淘寶網,大門、燈、風扇、鞦韆甚至馬桶、洗手盆也是。「香港也有類似的洗手盆款式,不過要兩萬多,這個大概四千多。」當初籌備入住第一間村屋時,阿細已上過不同購物網站,看過很多家居,當中淘寶上得較多,「一來當然因為便宜,再者是很多心儀的款式香港都沒有。」就像睡房的舊式彩色玻璃,令她想起兒時婆婆的家,她在香港找不到這種彩色玻璃,最後在淘寶找到。當然淘寶出品會有風險,入手前她亦有心理準備,運送時也預料會有損耗,幸好出來的效果與預期出入不大。「牆上的圖紋彩磚,一小塊僅1.6元,價格低過本地貨約十分之一。」即使運送途中部份有損傷,也是除笨有精。
除了買材料回來,屋內所有設計都由阿細兩口子一手一腳包辦,購買家具及裝修費大約100萬。「這已是最節儉的方法,因為我們想自己設計自己的家,將最喜歡的東西都放進去,而非遷就原本的格局。」
設計融入愛犬
記者:劉東佩
攝影:陳永威
編輯:李寶筠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