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麥理浩徑獲選為「全球20條最佳行山路徑」之一(World's Best Hikes:20 Dream Trails),這總算係香港近期難得的一單令人開心的新聞。但當我聽到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大罵旅發局「捉到鹿唔識脫角」,冇大力推廣香港自然生態遊以吸引更多旅客時,我當堂汪阿姐上身,嚇到個心離一離!
唔好呀!拜託旅發局和相關政府部門,高抬貴手,唔好走去大鑼大鼓「推廣」甚麼麥理浩徑或其他自然生態景點,自然的景觀,讓它們自然地存在,任由世人去探索就好了。
我跟女朋友雖不是佛教徒,但自小看電視武俠片都知道「佛門清淨地」。某日我跟女朋友結伴去大嶼山天壇大佛,希望遠離都市繁囂,潔淨一下心靈之餘,亦可吸收仙氣。怎料去到,才知中伏,商業化操作令人覺得此地烏煙瘴氣。再看大佛附近的昂坪市集,如果此地本身是當地人居住的村莊,有土產或地道小食出售,大家尚且可以走去逛一逛,感受一下人文風情。然而,好一個昂坪市集,完全是人工建設,由政府刻意「打造」出來。我女朋友遠遠見到已叫我:「快走!」
延綿100公里,貫通新界西東兩端的麥理浩徑,天然景觀和軍事遺蹟應有盡有。我曾經跟朋友走過西貢的一段,那段麥理浩徑可通往西貢東面各個海灘,又可通往多個小村落。海灘和小村落都有多間由當地居民開設的小店,這些小店不用政府打造,早已十分國際化,掛滿各地國旗,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光顧:食碗麵、買支汽水、飲碗糖水。不管你光顧不光顧,只要路過他們小店,店主都十分歡迎你,更可跟店主閒聊幾句。如果旅發局和政府部門突然要在這裏大刀闊斧「推廣」旅遊業,「打造」一個甚麼「購物藝墟」出來,會是一個甚麼光景?我只能夠講一句:大煞風景!
防圈地建屋以圖利
自然就是美。香港自古以來已經擁有世界一流的地質和海洋生態,在港英時代開闢受到《郊野公園條例》保護的各條行山路徑,已存在數十年之久,它們的好處,早已為世人所知,麥理浩徑獲選為「全球最佳20條行山路徑」,無異是錦上添花,也證明它的自然景觀得以保存,旅發局和政府部門的魔爪仍未伸展至各大郊野公園。
或許我擔心得太多。麥理浩徑,顧名思義是前港督麥理浩下令開闢。一心勸勉香港人情感上要「回歸」中國的特區政府,又怎能開口大力推廣這個名字上已甚具殖民地色彩的麥理浩徑?
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麥理浩等多名前朝殖民地官員下令開闢了多條郊遊徑,令今時今日香港人仍有機會在假日往郊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反觀「回歸」後的董建華及梁振英,每日不停打郊野公園主意,想圈地建豪宅以圖利,香港人自「回歸」後的生活空間日益狹小,政府卻不斷宣傳要香港人「愛國」,教大家情何以堪?
麥理浩徑本身就是好,我們不必因為它被國際機構認可而感到興奮,反而我們要擦亮眼睛,不要讓政府以此為藉口去「發展」郊野公園,「打造」旅遊業,令香港僅有的淨土亦慘遭蹂躪。
黃一恒
青年發展同盟外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