𠱁加按買保險「物業活化」涉違規奧哲稱業主可賺息差 專家指有風險

𠱁加按買保險「物業活化」涉違規
奧哲稱業主可賺息差 專家指有風險

【偵查報道】

本港樓市多年來累積一定升幅,有所謂顧問公司睇準時機,推出名為「物業活化」計劃——並非指古蹟活化,而是𠱁業主趁低息,將物業加按或轉按,並演繹為「活化」,套取資金後,再投資高息保險產品的「食息差」,縮短供款年期。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樓市正轉勢,相關操作風險增加,而上述顧問銷售過程亦涉嫌違規(見另稿)。

一間名為奧哲顧問的公司,近期針對私人屋苑發傳單招生意,不停舉辦社區講座,稱過去兩年與銀行、保險公司合作,促成逾百單生意。
本報查詢本港經紀及代理聯會,發現奧哲未有註冊,市場人士指,透過加按物業套現、繼而投資回報更高資產,過去亦有同類操作,不過奧哲包裝成為「物業活化」,企圖
𠱁業主按樓再幫襯保險產品,既作為物業中介,又變相成為保險代理介紹人,可食兩家佣金茶禮。

奧哲近期針對私人屋苑發傳單招生意,不停舉辦社區講座。

奧哲:沒有需要回應

記者上月出席奧哲舉辦閉門講座,受邀人士當場獲發保誠分紅保險產品小冊子,主講的奧哲創辦人樊家和出身理大時裝設計系,及後轉職至保險界,兩年前創立公司奧哲。
樊家和在會上稱,要成功實行「物業活化」,物業價值必須較最初累升三成以上;業主亦須是50歲以下;以及必須為住宅私樓等,其餘營運模式未有詳述,會後要求居民約時間單獨會晤。本報其後曾致電樊家和查問生意模式,他稱沒有需要回應,即掛斷電話。
記者推算,假設業主持有物業價值約1,000萬元,目前僅餘300萬元按揭貸款尚未歸還,餘下供款年期為10年,假設業主加按套現多300萬元,並將供款年期拉長至20年,使每月供款額與最初相若。業主再利用該筆300萬資金(假設按息為2.15厘,10年總利息34萬元),投資年利率4厘保險產品(10年複息達144萬元),業主供款不變,卻能食息差賺額外利潤。

若加息 貸款成本增

康宏理財營銷策略及業務拓展總監傅惠賢指,將物業抵押套現,再投資更高回報資產,理論上可行。但他對於套現買保險計劃有保留,尤其是投資保險產品將會犧牲流動性,「若果美息上升,令貸款成本增加,樓價下跌,業主甚至失業,保險產品或須即時停造,繳交退保手續費,或會有潛在風險」。
奧哲舉辦的講座中,樊家和聲稱「物業活化」的唯一風險,是保險公司倒閉。不過有市民問及美國加息影響,他僅指縮短供款年期的效果會減弱,惟未有論及按息會否有機會高於投資回報。他又稱:「就算樓價跌四成,銀行都不會call loan(追收貸款),因為你套現咗放喺保險公司,銀行覺得更加安全。」
上海商業銀行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指,物業價格下調、銀行會否追收貸款,很大程度視乎業主還款能力,樓宇加按套現後的資金用來買保險,或存放在甚麼類型資產,不屬於銀行考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