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時世,時世英雄,孫中山生逢清末亂世,鼓動革命起義的大風潮。如果把孫先生放到2016年的香港,廢青五毛左翼湧現的時代,你認為他還能革命成功嗎?
首先,孫中山應該在第一次的廣州起義失敗後,便被網民嘲笑「X做」而無力繼續。因為不知何時,香港網民全部當自己是狙擊手sniper,只有one shot一次射中的機會,任何人如果搞了一個運動,不能一擊即中,便會被網民嘲笑「X做」。
雨傘革命不能改變人大831的決定,網民便徹底否定雨傘運動。傳媒搞靜坐集會「夠姜」,同樣被嘲笑「齋坐就嚇得走個老細咩」?
孫中山如果只有one shot,如何捱到第11次的武昌起義?
廣州起義功敗垂成,因為當時孫中山本來計劃廣州香港兩處地方同時起事,誰知由楊衢雲帶領的香港人馬,未能依時到達,要改為兩日後才動手。孫中山等興中會負責人認為「期屆而不能舉動,事必外洩」,決定喊停起義,各隊遣返。
這個決定後世認為是機智英明,保存實力;但如在今日的網民批鬥年代,這明顯便是「講就凶狠,做就鬆人」,網民一定把矛盾指向決定撤退的「大台」身上,孫中山陳少白不會得到寬恕體諒。網民會大叫「拆大台」,呼籲退會,另建革命平台。
1907年鎮南關第6次起義,孫中山親自帶兵上陣,血戰山頭,搶佔過三個炮台,清兵守將差點投降,可惜最後仍是寡不敵眾失敗告終。當時孫中山他們對鎮南起義評價甚高,認為是革命上的分水嶺,因為這正式進入革命實踐的年代。
但今天的網民便會嘲笑孫中山是「左膠」,自high「取得階段勝利」,「乜都無爭取到就話成功俾啲掌聲自己」。孫中山活到今天,只能做「廢老」,動輒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