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展引爆了多少計時炸彈?(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領展引爆了多少計時炸彈?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上周五,不少報章報道了多宗有關領展的新聞,篇幅幾佔全版,影響幾及人口半數(因香港人有一半住在公屋)。
第一宗新聞,是領展入稟禁止泛民示威者踏足觀塘的總部。多個泛民政黨於上周二「佔領」領展總部,抗議該公司拆售商場、外判街市經營及停車場轉為時租。領展在雙方糾纏七小時後終於同意安排行政總裁與政黨代表擇日見面,示威者才肯暫時撤退。豈料過不了兩天,領展入稟高院控告這些政黨代表,除禁制他們進入領展總部,更要求就滋擾作出賠償。
長毛梁國雄不愧是政治老手,聲稱「極之希望佢告我」,因為可以在法庭上乘機針對政府,要求當局向公屋居民賠償及在公共屋邨重建街市。這些要求,不單把所有可能受惠的市民囊括入事件之內,其他政黨亦不能再坐視不理,因此大家都會虎視眈眈,靜候領展的進一步行動,然後再看自己如何據理力爭,實行「越告越開心」,可惜領展在周六突然鳴金收兵,自動中止禁制申請,但眾政黨應會繼續追擊。
第二宗新聞,是領展擁有的曉麗苑停車場,電單車泊車位由68個減至27個,引起車主及居民的不滿。在此之前,領展宣佈了新的加租幅度,惹來不止一個關注組的成立,較激進者到領展總部示威,數合作者則曾到黃大仙辦事處遞交請願信。由於領展擁有七萬多個公屋泊車位,受影響的不止是駕車的居民,其中不乏大量必須使用車位的職業司機,他們不單須付出更高昂時租或月費,最慘的是根本再沒有車位可供使用,因為領展把車位低價出售之後,新業主高價再售予私人投資者或極富裕的居民,令其他人再無使用機會。過去房委會及領展皆知道車位供不應求,會每年以抽籤方式一視同仁定出車位租戶,如今車位吊高嚟賣,居民別無選擇,若不能高價投得,便要在邨外自行了斷。
領展減少電單車或其他泊位,當然是要把車位變為收入更高的類別,一定會犧牲原來使用者的方便及利益,但這些無力買入車位的司機根本沒有反對的能力與機會,況且受車位問題影響的不是全體居民,所以政黨支持的持久力也只會一般;加租或出售後不久即會放下不提,直至第二年再加租,但同類車位問題仍會陸續有來,直至領展完全套現為止。
第三宗新聞涉及領展拆售的藍田廣田商場。由於新業主不滿場內的非牟利機構租金太低(過去一直與房委會的收費看齊),所以巧立名目,訂立新租約時趁機加收相等於租金八成的管理費,引起這些非牟利機構的關注,要求房委會介入。新業主眼見勢色不對,不欲惹起公憤,同意暫停徵收管理費,但卻要保留日後追收的權利。非牟利機構徵詢法律意見後,一致決定拒簽新租約。

政府對領展缺乏監管

領展旗下的商場有更多的這類非牟利機構提供服務。如果新業主大幅徵收管理費的「妙計」得逞,領展一定會步其後塵,立即徵收同樣或更高的費用,視乎供求而定,所以不單只受影響的服務機構對事態的發展會十分關注,以免危及機構的生存;就連資助這些服務機構的社署也同樣緊張,因為租金或管理費大增之後,額外支出一定會轉嫁至使用者(屋邨居民)又或是資助單位(政府社署),到頭來觸發連鎖反應,根本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而且憂慮影響不會終止,直至這類付不起市值租金的非牟利及服務機構被迫全部離場為止。
同日最後一宗新聞,是領展把香港仔的華貴商場出售後,新業主兩度以業主身份召開業主大會,通過解除房委會任商場管理員的身份;房委會拒絕交出管理權,新業主因而入稟法庭,要求頒令禁制房委會擔任商場及停車場的管理人,結果房委會勝訴。
四宗新聞,不論間接或直接與領展有關,後果與影響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公營機關、非政府組織、政黨以至居民,興訟者倘若全部得勝,領展日後將可坐享其成,由此可見當年房委會出售資產計劃之不周,致令大錯鑄成。如今政府撒手不理,但受影響者陸續有來,且看他們能否集群眾力量扭轉乾坤,否則受影響居民的情緒終有一天爆發,支持他們的政黨同樣可以坐享其成。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