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撐離岸人幣料下半年交投好轉

花旗撐離岸人幣
料下半年交投好轉

【本報訊】去年「8.11」人行一次性滙改,令市場措手不及,今年初央行再干預離岸人民幣(CNH)市場,令短息飆升殺退炒家,但跨境資金流動及離岸外滙交易,自此亦大為縮減。花旗銀行大中華區金融市場及證券服務主管兼香港區司庫莫兆鴻表示,截至4月計,CNH交易量較年初減少一、兩成,但相信隨着市況回穩,及內地繼續推進人幣國際化與資本賬開放,踏入下半年市況及交易量會逐步好轉。
莫兆鴻認為,自「8.11」後當局更注重政策透明及與外界溝通,對令市場震盪的舉動會很審慎,「暫時再出現一次過貶值的舉措應不在議事程內」。

料資金重新流入內地

剛加盟花旗銀行研究部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亦補充,年初內地公佈加快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市毋須額度審批,人行亦醞釀開放養老金進入市場。全球投資者正尋找高息資產回報,目前人幣息率與海外仍存利差誘因,預期資金會重新從海外流入內地,「人民幣單邊貶值的壓力將逐步減少」。
隨着境內債市及金融市場更開放,莫兆鴻同意,目前眾多離岸人幣市場的定位或規模亦可能有變,「同一時區未必需要咁多中心存在」,但他肯定本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中心,優勢及機遇兼備,當資金回籠內地時,企業多會首選香港作為處理中心地。
年初市傳人行為擊退炒家,CNH隔夜拆息曾抽升至逾百厘水平。花旗是本港CNH市場7間莊家行之一,莫兆鴻謂市況波動時,該行履行責任積極使用金管局提供的20億元人幣回購協議,拆放資金予需要同業,「甚至有時用埋該局日間回購協議(最多100億元人幣)」,協助穩定市場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