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遊俠仗義】
數日前,電視正播放粉嶺馬屎埔村民抵抗地產商收地的新聞,讓我想起曾在台灣宜蘭參與的一場田園聚餐。參加者在農民帶領下落手落腳插秧,勞動過後大家在農村的古老石屋前用餐,所有食材即採即煮。舉辦這場體驗活動的社會企業「稻田裡的餐桌計劃」,還曾經在潮退的蠔場上、魚場、茶園、玉米田和葡萄藤架下設餐桌,辦過320場體驗活動,足迹遍佈台灣70個鄉郊和農村。報名費不便宜,只因背後搞手們都相信農村就是有這個價值,農民都值得大家尊敬。
「稻田裡的餐桌」活動總是先苦後甜,即使綿綿細雨也不會取消,有時來賓得先到農田插秧收割,有時則要先摘夠一定數目的果實,才能用餐。活動創辦人廖誌汶解釋:「這樣的體驗才夠真實,農民就是不論天氣多壞也要工作的人。」每場人數的上限為約40人,成人收費為台幣2,500元(約$600),11歲以下收半價,費用比得上一頓酒店自助餐,但活動自2012年成立至今,每次也人頭湧湧,甚至要輪候參與,因為參加者都明白,團隊是靠報名費向農民租借田地和廚房舉辦活動。
我所參加的餐桌活動在數間被稻田圍繞的70年老石屋前舉行,我特別早一天抵埗幫忙打點。桌上的一瓜一菜和白米皆購自農夫,那泛起油光的五花腩和臘肉,都是當地老師傅以秘方醃製,再以甘蔗煙熏,就連調味料也是由農民精煉而成、限量推出的心血結晶,「這麵包是2009年高雄水災後,當地媽媽自強起來每日鮮製的,產品更銷售到台灣各地;這原塊菠蘿乾是農民們自行烤乾和包裝的……」廖誌汶興奮地介紹着眼前色彩繽紛的蔬果,說明採購就是幫助農民最實際的做法。
遊子回歸 重新包裝農民汗水
眼前這位創辦人今年43歲,18歲赴台北念大學前,都在宜蘭農村生活。在外闖盪的十餘年間,他在音樂界打滾,製作過不少廣告配樂、電影配樂和手機鈴聲。人到中年,某次新年回鄉探望獨居的媽媽時,才驚覺四周原來早已空無一人,「兒時的玩伴和同學都搬出鄉村了,村內就只剩下老人和荒廢的田,65歲的媽媽已是全村最年輕的。」廖誌汶感慨道。於是遊子決定回歸故鄉,在家繼續從事音樂創作之餘,順便照顧仍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婦媽媽。眼見老媽辛苦種來,一斤有機通菜才賣台幣20元、3個份量十足的捲心菜只定價台幣50元……他不忍看見農夫總是看輕自己汗水的價值。適逢那時他一位以種柚子為生的堂哥,請教這位「見過世面」的堂弟銷售之道,廖誌汶想來想去,看準柚子帶求子之意(台灣人稱柚子為佑子),於網上推廣買一個柚子,便送一張求子心意卡的宣傳方法,「結果堂哥一下子就賣光所有產品,而且比原價高出4倍!」是次成功,讓那年才38歲的廖誌汶,立誓要幫助遠離人煙的農民們,讓他們重新通向現代的軌道。「農民們炒飯炒麵招呼朋友時,總會炒一大鍋,但消費者會喜歡那種賣相的食物?現在流行的是精緻料理。」廖誌汶笑言起初只不過打算帶朋友回鄉品嚐住家農村飯,怎料「老媽」的菜大受歡迎,他遂想到台灣現時流行在海邊或林野間建咖啡室,那倒不如將餐桌移至室外,直接跟陽光與微風接觸。
還不到40歲的張宇霆(Nick)是「稻田裡的餐桌」的御用大廚,他跟廖誌汶同鄉,曾赴廈門從事飲食業生意,31歲時回流老家,接管種植金桔的家族農地,「現在日子當然舒服,沒有壓力。晚上看看書、聽着蟲叫就會自然入睡,因為白天都夠充實了。」每次活動的前一天,Nick和廖誌汶便會到達場地,了解農家廚房的設備,以及當時得令的在地食材,即時設計翌日的餐單。活動過後,兩人又會繼續走訪全台灣的農村,一來是要發掘更多能夠辦活動的有機農舍,二來也紀錄各地農民們的出品,方便他日有需要時光顧。「這支『聰黑糖』由宜蘭蘇澳鎮一位農夫生產,由16斤有機甘蔗精煉成一斤糖,每次我們需要用時都會直接購買。」Nick笑着介紹是次入饌的其中一款調味料。「聰黑糖」外觀本來平平無奇,幸得廖誌汶邀來一班讀設計的學生,為它設計了一個黑底圖案盒子,就讓它成了「稻田裡的餐桌」社交網站內最暢銷的商品。網站上還有米、茶葉、鹽麴和果乾等農業副產品出售,每款都曾被Nick帶上餐桌,聽過客人意見後才決定是否向農民們買入,在網站內推廣。「其實報名費中扣除場地費、食材費,我們跨市跨縣的油費,在外辦活動的住宿費,你說還剩多少錢作收入?但能接觸各地的農夫,認識不同的食材,就是我們的財富了。」Nick滿足地說。
農婦開心 清晨採摘又賣又吃
活動日當天,天公總算造美,散下久未露面的陽光。我和其他參加者在農婦賴秋月的指導下,雙腿陷在泥水內插秧,才1小時已腰痠背痛、舉步維艱。賴秋月今年65歲,100日大時就被賣到腳下這條村內當童養媳,嫁給比她大8歲的丈夫。8歲起她已擔起洗衫一職、20歲時便隨家人下田工作。20年前丈夫去世,獨守家園的她說:「現在人人都用機器,我們不會用,但我種的東西都不用化學肥料的,天然的!」為迎接賓客,她於那清晨就到農田拔菜摘瓜,清洗乾淨後就將漂亮的紮成一束,放在餐桌的一旁讓客人買走,有瑕疵的就用來入饌。老人不擅辭令,就一直對我說很高興。夜幕下,客人都歸去,廖誌汶和Nick,以及一班前來幫忙的義工們,在忙碌過後準備用餐,「我們常常想,是農村需要我們,還是我們需要農村?結果是我們從農村裏得到很多、很多。」廖誌汶扒着飯,滿足地說。
走勻台灣 餐桌的足迹
農家食材 新鮮菜單
【頭盤】
【主菜】
【甜品】
TRAVEL MEMO
簽證:
持BNO及特區護照,在香港出生或曾到過台灣,均可在網上免費申辦簽證。
網址: http://www.immigration.gov.tw
機票:乘香港航空直航台北經濟艙來回票價$600起,未連稅。查詢: http://www.hongkongairlines.com
匯率:1港元約兌4.15新台幣
住宿:Gopeng Inn有冷氣、熱水及Wi-Fi,條件跟香港的度假村相若。
facebook專頁:稻田裡的餐桌計劃─幸福果食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鳴謝:香港航空、台灣觀光局
記者:許 政
攝影:伍慶泉
編輯:黃仲兒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