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iBond料月底發售專家估息率少於3厘 勢續受捧

新iBond料月底發售
專家估息率少於3厘 勢續受捧

【本報訊】政府發行的3年期通脹掛鈎債(iBond),過去一直在6、7月間開售,但消息透露,為區別第3季推出、供長者認購的銀色債(Silver Bond),避免時間太近出現混淆,故今年新一批iBond出台時間將提早,暫訂最快本月底公開發售,專家相信今批iBond息率將隨通脹回落至3厘以下,但料仍有忠實「粉絲」支持。
記者:劉美儀

事實上,早批iBond最近的派息率已跌穿3厘,但銀行界及學者認為,由於港元定存息率更低,加上股市波動,相信年息僅2厘多的iBond今年反應會與去年相若。

港元定存息率低企,令iBond有一班基本支持者。 資料圖片

銀色債最快7月推

另據悉,政府首次發售供65歲長者申購的銀色債,若技術處理及商討進展順利,最快會在7月推出。因銀色債不設二手市場買賣,持債人若需出售,最終只能售回予政府,加上最低保證息率較高,銀行系統需要更新配合,故研究細則需時。
政府發言人表示,iBond與銀色債籌備工作正在進行,確實推出時間需待各環節完成後才能作實,當局會適時公佈。2月財政預算案公佈,今明兩年政府會試推銀色債,首批年期3年。
因通脹回落,iBond最近兩次半年息已跌穿3厘。中銀香港(2388)全球市場助理總經理張穎思同意,通脹壓力確實「低咗」,令iBond派息亦相應下調,但聯儲局加息步伐較預期慢,市場低息期將維持一段時間,與本港通脹率比率,相信iBond回報仍可稍為跑贏。
iBond在港推出多年,張穎思指已建立起「一班基本支持者」,加上今年股市波動,散戶更注重分散風險及穩健投資。若與港元定存相比,目前除非大額或新資金才可達1厘或以上水平,普通定存僅得「零點幾厘」,而iBond設有最低1厘保證息率,故以低風險港元投資出路計,iBond會有支持,無論申請人數或認購金額,她估計將與去年相若。
上商銀行執行副總裁兼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及恒生銀行(011)私人銀行信託及服務主管陸庭龍皆指,iBond回報肯定好過港元定存,最近1、2次派息不算太吸引,但設有最低息率保證,股票市場又波動,人民幣擔心貶值,故iBond始終是最受歡迎的港元投資工具。

即抽即沽可賺微利

經濟學者關焯照謂,通脹雖降但相比港元細額定存,iBond回報較吸引,不欲坐足3年的投資者,亦可利用二手市場即抽即沽賺取微利。以2017年(4222)及2018年到期(4228)的兩批iBond為例,上周五收市價分別為103.1及104.8元,「持有1手債券,售出後當執200、300蚊飲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