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對人說:「我識你老闆」、「我同你老闆好熟」,不認清形勢、不問場合、不掂量一下自己什麼身份,其實可以好危險,也可以好丟臉。
台灣最近有新鮮熱辣例子。話說咖啡廳老闆忽然好興致,親自坐櫃檯顧店,有一位客人,喝了一杯份冰拿鐵,老闆剛開口:原價50……還沒講完(未能說完的應該是打折後……),客人已搶先一步,問「有沒有折扣?降個十塊好不好?你新來的?我跟你們老闆很熟欸,我可以現在打給他電話叫他給折扣哦!」
又一個面係人地俾、架自己負責丟的範例。
老闆不動聲色,在自己的手機掃一掃,遞給客人說:「請便,這條就是老闆電話」。客人還不知好歹,打就打,才幾秒,老闆的手機大剌剌在客人眼前響起,客人臉色綠了,老闆後面的員工憋笑憋到臉都紅了。
還好真老闆在場,變成笑柄鬧劇,如果只剩下打工的去應付這種疑似熟客,會不會特事特辦,怕得失了老闆的老友,影響老闆對自己的工作評價,因而守不住訂下的價格?這客人又算不算恐嚇?難說,還看老闆是誰,脾性如何。
那麼,陳章明教授用平機會的電郵,以主席身分,對質疑過他誠信的何式凝副教授,表示我識你老闆,好熟,又有沒有一絲一毫恐嚇的意思?難說,何的上司,搞不好會跟何說:「我同你熟啲,同佢?嗯嗯。」
對每個人都要給他個平等機會,幫他辯解。以689招式拆局,何式凝用廣東話「我識你老闆」向公眾交代事件,但陳章明的電郵是英文,此中一定有誤會。陳的原文是:「I have been working closely with X, Y, Z and T(何的部門主管)in your Department, I hope they take m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用我們母語講,即係:「我同阿XYZ仲有阿T一齊做過嘢,我諗佢哋對我嘅睇法會好唔同。」
講真,如果沒有之前的瓜葛,沒有被得罪過,又沒有前言不對後語的前科,又不是在政界學術界識得人多他老闆又用人唯才、又溫良恭儉讓,這句話,只不過是誠邀對方深入了解自己為人品格,為自己平反的私信。
之前那台灣怪客好小家子氣,原價才港幣十元兩角,也想攀交情,撿便宜,衰在貪。陳章明,看來除了衰記性飄忽,應該衰在笨,除非衰在閃縮。陳沒有錯,錯在電郵文件不夠生動,如果肯公開面對面跟何式凝講清講楚,例如:「我識你身邊好多同事,我同你老闆都好熟,我真係識佢,真係唔係嚇你,佢哋都覺得我好好人。」咁咪幾好?
台灣怪客還有下文,丟了臉,找下台階,放狠話:「這樣騙我,有種出來外面喬過啊!」喬,在這裏用我們母語等於講數,拆掂佢。誰知老闆一站起來,高187公分,怪客見狀驚恐受嚇:「沒事沒事,我開個玩笑而已。」這真是個誰怕誰,要鬥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