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一直被指缺乏天然資源、無法自給自足的香港,若果能夠利用科技「製造」食物,到2047年6月30日時,香港可以由金融中心,轉型為「國際新農業中心」,甚至能成為全球「肉類」、「皮革」、「蛋製品」的主要供應地區?李嘉誠就有想過。
維港投資負責人周凱旋曾表示,李嘉誠一直想令香港、新加坡等寸金尺土的地區,透過科技令經濟效益提高,以及希望能研究能否透過幹細胞生產皮革及肉類的植物技術,令香港的皮革及肉類產量超越美洲。
研發3D打印肉類
李嘉誠身體力行,投資了加州三藩市的Hampton Creek,該公司主力研發人造蛋和植物蛋黃醬Just Mayo,利用黃豌豆蛋白代替雞蛋,混和水和油製成醬汁。現時Hampton Creek正繼續進行研究,希望能把植物炒蛋Just Scrumble,及植物鬆餅Just pancake等「再生食品」正式量產。
畜牧業很多時都被批評為不人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可能只需到超市按下「print」掣,即可買到想要的肉類,無論是雞、牛、魚、羊或豬都可「即print即有」?李嘉誠投資的美國公司Modern Meadow正在研發相關「打印」技術,現時已可透過生物製造工程和3D列印技術,培育牛肉和牛皮。
該公司現時「規模種皮」1平方英尺的牛皮需要45天的實驗室培育,比起傳統畜牧業的兩至三年,在效率上提高了不少。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說不定30年後,可能只需要是按一下掣的時間。
元朗現時基本上已沒有具規模的農田,不過,若果採用了來自李嘉誠有份投資的以色列公司Kaiima所開發的栽種技術,一種沒有使用轉基因科技的「新農業」技術,不排除到了2047年時,只是用了一樣的水,一樣的土地,農產量就可以夠全港食用。
若果能夠善用科技,香港就可以進入新時代的說法並不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