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昨日有腦退化症患者行山失蹤,有團體建議為患者配備GPS裝置器,一旦走失亦可及早尋回,減低意外風險。
長者安居協會資深社工陳美寶引述去年協會有關腦退化症調查指,有43%受訪家屬稱患者曾走失,當中九成能在24小時內尋回,部份因離開過遠需時搜索。
可到日間中心訓練
陳認為年邁家屬身體反應不及年輕患者,走失風險高,建議為患者配備有GPS裝置的搜尋器,若患者走失,亦可憑裝置上的GPS功能通知警方搜尋位置,及早尋回。
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亦稱,年邁家屬照顧早發性腦退化病人特別吃力,現時地區配套服務已相當完善,長者社區中心提供腦退化症初步評估及篩選服務,一旦確診由社工轉介復康治療,必要時可安排患者進入老人日間中心進行訓練,家屬宜及早求助。
現年82歲的「光纖之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2003年確診患上腦退化症,其太太黃美芸年前成立高錕慈善基金,支援相關患者及家屬。近年腦退化症備受各界關注,去年荷李活電影《永遠的愛麗絲》,亦是講述一名患腦退化症的語言學女教授,逐漸失去記憶、事業,甚至自理能力,由高𥧌跌至谷底,人生如何一步步被摧毀。
■記者莫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