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iPad還是看書?
楊千嬅和嘉頓新抱、珠寶設計師張王幼倫(Michelle),處身不同年代湊仔育兒,上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的育兒苦與樂,各自有不同挑戰。千嬅為了iPad,要和快四歲的囝囝丁進諾(Torres)鬥智鬥力,但最後親子畫畫發現囝囝的創作天份;張王幼倫就深信閱讀及藝術能感染小孩,於任何年代都一樣有效。
撰文:林妙萍
楊千嬅早前和張王幼倫傾湊仔經,發現兩代媽咪教仔各有難處,千嬅大嘆在互聯網年代,要和三歲囝囝Torres鬥智兼講數,她說:「細細個時,成日驚佢大庭廣眾失禮人,咪settle佢用iPad聽兒歌啦,點知有一日,我發現佢竟然記得密碼,識自己開機。嘩!呢個真係signal。」自此,iPad時間變電視時間,全家食飯不准用iPad,千嬅大呻:「我個仔雖然咁細,但都有情緒,我又唔可以成日say no否定佢,呢吓好頭痛。」
親子下廚樂
Torres是明星子女,又是獨子難免多人錫,千嬅說:「一粒仔始終多人縱,成日買玩具,𠵱家大咗,就會control。例如收到玩具唔會即刻畀佢,會放入貨倉等一輪先,或者會捐咗佢。有時佢想買,我會同佢講『BB,不如我試吓紀錄落嚟,你鍾意乜嘢,媽咪幫你畫落嚟。』」親子畫畫,令千嬅發現囝囝其實鍾意煮食及創作,兩母子入廚包餃子、貼貼紙玩,可以樂上半天。
每個年代都有難處,珠寶設計師、嘉頓新抱張王幼倫三個兒女現時兩個劍橋、一個倫敦大學畢業,她直認對子女自小嚴格有要求:「鬧!我鬧好多好多,細個好嚴,大個咗就要溝通。」本地就讀當然有好處,但富裕生活難免怕寵壞子女,所以一律12、13歲便送出國讀寄宿學校,令子女學習羣體生活,至於價值觀,依然要依靠家人培養,Michelle說:「品德上,禮貌一定要行先,呢啲學校教唔到畀你,family values係要屋企畀,嗰時真係幫航空公司打工,一年飛十次陪佢哋。」
童畫變餐墊
閱讀以外的時間,Michelle會陪子女逛書店、大英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或者到大學區郊遊寫生,20年前的畫作、寫生等,Michelle全部都有留低:「佢哋細個有啲畫畫得好,我會過咗膠,咪變咗餐桌墊,食飯時拎出嚟,佢哋就覺得好得意。」身旁的千嬅聽完即大讚好主意。
與莫奈共膳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頭環節,要數17幅印像派大師莫奈(Claude Monet)真迹抵港。珠寶設計師、嘉頓新抱張王幼倫創辦的領賢慈善基金,同時推出了名為《My Monet》的兒童畫作及填色簿,鼓勵小朋友欣賞藝術作品。基金將於下周二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慈善晚宴,邀請了眾巨星如劉嘉玲、楊千嬅、陳奕迅等,齊齊在17幅莫奈名作陪伴下食飯。
場地提供:Studio 83
楊千嬅化妝:Ling Chan of Zing the make up school
髮型:Vic Kwan of ii hair & 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