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殺手的動機很多時令人難以理解,科學家在過去幾十年研究多個殺人狂的腦部,發現他們的大腦構造與常人不同,意味很多人可能都是天生殺人狂。
美國心理學家基爾(Kent Kiehl)多次訪問被關押的精神病患,他在8個監獄內一共收集逾4,000名囚犯的腦部掃描,是全球最大型的同類研究。他發現心理變態的人都擁有較少灰質(grey matter)及較細的杏仁核(Amygdalas),前者負責控制記憶及身體協調,而後者則負責情緒管理。
他曾利用功能性磁力共振掃描(fMRI)技術,分析犯人的前扣帶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結果發現前扣帶皮質活動較低的人,很有可能會再次犯罪。
除了基爾之外,芝加哥法醫精神科醫生莫里森(Helen Morrison)亦相信殺人犯很可能是天生的,她指很多殺人犯都有染色體異常,他們的DNA中多出一個額外的X或Y染色體。
此外,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法倫(Jim Fallon)同樣分析過殺人犯的腦部掃瞄,其中眶皮質(Orbito cortex)不太活躍的人,難以抑制憤怒和暴力,他更因而發現自己的眶皮質活動與連環殺人犯一樣。
法倫對自己大腦的發現,令他相信即使有人天生擁有與殺人犯相似的基因,但兒時的經歷仍可以改變他們,抵銷他們體內「危險」基因的影響,並希望有關研究可以讓執法機構更容易識別連環殺手。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