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人人講,在文明國家,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神聖不可侵犯,係社會穩定嘅大支柱,係維護民主體制之最重要工具,亦係維持政府、工商界廉潔及公平公正之重要工具。反貪腐喎,有新聞自由,容許、容忍傳媒去揭發官商勾結、官員權色交易嘅話就貪腐唔敢話冇,但一定減少好多。
但即使在自由民主社會,若無一個明白新聞自由真諦嘅老闆(或大股東),新聞記者、編輯皆無新聞自由。姜國元(安裕)據講非常推崇Benjamin Bradlee(1921-2014)出任華盛頓郵報執行編輯(Executive Editor)(1968-1991)期間,頂住難以想像嘅巨大政治壓力,與整個美國政府對抗;讓華郵刊登Pentagon Papers與水門事件調查報導。Bradlee當然係新聞界編輯典範,但當時如非華郵大股東Katherine Graham(1917-2001)不惜得罪政治權貴,拒絕白宮威嚇,容許Bradlee放手讓記者深入調查嘅話,根本未必有尼克遜下台呢回事。
殘酷啲講:新聞自由不是編採人員嘅新聞自由,而是媒體老闆的新聞自由,老細立場明顯之後,編採人員自然懂得「良禽擇木而棲」,依附良木,例如愛國姓黨嘅記者唔會走嚟蘋果日報,激進本土派唔會去大公文匯應徵做記者。美國啲保守派人士如Sean Hannity邊度可能在MSN及CNN立足呀,只會在梅鐸嘅霍士電視也文也武嘅啫;英國衛報出身嘅記者,亦唔會投身霍士電視嘅。有邊啲記者編輯若果認為可以聚集一起,透過集體力量,向意念不同嘅老闆施壓,未免係simple and naive。
在馬會吃餐碰到財經界名人S,佢問起「明報」天窗及炒姜國元嘅新聞,問左丁山點睇,左丁山又問佢點睇。佢話:「嘩,我以前俾老闆炒過啦,我又炒過老闆劈炮唔撈,有甚麼大不了?商界見慣晒。」然後佢又講及月前明報搞過一個大型經濟論壇,梁振英曾俊華中聯辦等高人撐晒場出席,佢都有去聽演講,聽到張曉卿照稿宣讀,內容隱約對佔中運動好不滿,基本立場聽落與建制派相同。當時財經S諗到:「張老闆與明報立場幾有分別噃」,又注意到贊助商幾乎全是中資機構,唔,種種跡象顯示,明報自1995年易手後,盈利回報大有改善空間,張老闆或者會諗下賺錢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