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巧手 - 鍾尚志

海闊天空:巧手 - 鍾尚志

日前在網上看到一段頗有趣的影片。
日本倉敷中央病院的醫師教育研修部為了在醫學生中選拔未來的外科醫生,設計了別開生面的甄選測試。測試分三部份,每部份都得限時完成。第一部份是要用紙摺成5毫米大小的紙鶴。第二部份是要重組被解剖了的昆蟲。第三部份最具挑戰性,是要以紫菜硂魚生硂海膽等壽司的原材料,製作一粒米大小的微形壽司。看着數碼計時器一分一秒的倒數,參加的年輕人手忙腳亂,不禁為他們揑一把汗。
以前麻醉的風險高,手術要爭取時間。快刀斬亂麻,造就了外科醫生粗豪的形象。近年麻醉學有長足的進步,全身麻醉已變得極安全,外科醫生再不須爭分奪秒地和時間爭鬥,可以從容地慢功出細貨。微創外科的興起,外科醫生要有更細膩的眼與手協調。在入行之前,先評估一下有志修外科的同學的手巧不巧,未嘗不是好事。
有極少數人天生一雙巧手,一上手術枱時就手勢乾淨利落;也有極少數眼和手完全不協調,拿着解剖刀和止血鉗總是笨笨拙拙的。但絕大部份的外科醫生,包括我自己,純熟的刀章是靠苦練得來的。
個人始終認為,仁心比仁術更重要。一個手術是否成功,開不開刀的決斷、時機的選擇、術前的準備、施哪種手術的決定、術後的監護,往往比手術枱上的幾十分鐘更重要。環顧左右,有一雙巧手的外科同事比比皆是,但若果家人要動手術,該交託給誰呢?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