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fb:每單位賣平百萬 港人慳920億

梁fb:每單位賣平百萬 港人慳920億

【本報訊】樓市下跌之際,未來一手私人住宅單位供應量卻再創新高,未來3至4年共有9.2萬伙一手私宅新供應。特首梁振英隨即於個人facebook貼文,指增加供應令樓價不升反跌,假設每個單位賣平100萬元,令買家從中可慳920億元。學者認為樓價跌對經濟並沒有好處。

本港2000年後首次出現大量負資產個案,當年有不少業主上街抗議。資料圖片

新私樓供應將有9.2萬伙

據運輸及房屋局公佈最新供應數字,截至今年3月份,未來3至4年可供應的一手單位數目由上季的8.7萬伙,按季大增加5,000伙達9.2萬伙,創有數據以來12年新高,首度突破9萬,即平均每年逾2.3萬伙。當中估計6.36萬個為實用面積少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按季增加3,600個單位,佔整體供應量69%。
梁振英於facebook指政府增加房屋供應及遏抑樓價,「有決心,而且做得到」,又指如以9.2萬個新供應計,若每一個單位樓價平均跌100萬元,一手樓買家合共節省920億元,有助解決住屋問題。

樓價不斷下調,市場出現大量減價二手樓盤。
許頌明攝

專家反駁對經濟無好處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買家的確是用少了錢買樓,但更反映出物業在市場上價值差了,實際上對香港經濟沒好處。經濟學家關焯照直言:「特首諗嘢硬掘掘,即係A+B一樣好死,要好多因素Constant(不變)佢呢個論點先會成立,同小學生計數一樣,唔可能咁樣分析」。他指樓價受很多因素影響,除供應,亦有需求、經濟及銷售手法等,若供應多但有人搶購,樓價便不會跌下去甚至升,惟一旦新供應滯銷,即使繼續減價亦未必有人買,故樓價沒可能一致性跌100萬元。
私樓施工量亦大升,首季共22個私樓項目動工,可建1.33萬個單位,達去年施工量93.7%,並為有紀錄以來首次單一季逾1萬伙,主要為多個提供中小型單位的大型樓盤動工。
■記者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