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用各種提琴演奏美妙音樂,但提琴會舊、會壞,這時就要靠製琴師的巧手「治療」提琴。來自台灣的何天星,不但在意大利國際製琴大賽奪得金牌,更在紐約為音樂家修理動輒過百萬美元的古董名琴。
駐紐約記者:陳郁仁
何天星家學淵源,他的舅舅和姨丈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到意大利這個自十六世紀已盛行傳統製琴工藝的國家學製琴。何天星則於17歲隻身前往意大利,先從語言學校開始,再進入製琴學校學習,畢業後還留在意大利跟着不同的製琴師傅當學徒,學藝數年才能出師。
何天星在製琴方面很有天份,在高手雲集的意大利國際製琴大賽中,一舉奪得中提琴(Viola)金獎和小提琴(Violin)銀獎,但他並沒有自滿,在意大利製作新琴幾年後,他決定搬往紐約,投入維修古董琴的世界。
何天星說,十八世紀有很多名琴,如Stradivari及Guarneri del Gesù等,均被美國音樂家買來紐約,而在歐洲,這些琴都放置在博物館裏,沒法真正接觸,為了能碰到這些老琴,近距離鑑賞,他來到美國,亦希望可以提升自己的修琴技術。
紐約冬天天氣乾燥,夏天卻十分濕熱,提琴的木頭很容易裂開、變形,木頭一直在變,所以維修要很有創意,除了要用對方法,同時要兼顧古董名琴的原始製作方法,不能隨意變動,每把琴都有生命,在清理和修補時,必須特別小心。
談到與提琴的關係,何天星說,修琴師首先要滿足音樂家的需要,對很多人來說這可能只是樂器,但其實它們也是古董,是人類文化遺產的一部份,「我們的責任除了修理好提琴交給音樂家,還要告訴他們一定的知識和保養方式,不然50至100年後,不知道還有多少Stradivari可以留給後人使用」。
何天星說,能夠在紐約修理這些古老的名琴,完成自己的夢想,是很幸運的事,但他也說「台灣是我一直想回去的地方,原因只需要一個,因為台灣還是我們的故鄉」,他希望自己的修琴技術更精進,有一天可以把製琴與修琴的技術帶回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