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ma - 楊靜

Karma - 楊靜

這一年,她愛撿新寶戲院看戲,且會早到十分鐘,在對面街小食攤叫盒「榴槤炸彈」,邊走邊吃。油炸過的榴槤愈發纏綿,果肉攪在一起,質地似起司,那是她另一份愛。
有次聖誕節,她和前度去奧地利探他的家人。除夕夜前度和媽媽在廚房準備食物,沒多久就宣佈:「火鍋可以吃啦!」火鍋?她欣慰地想,這是為了討好遠客呢。去到客廳卻發現,餐桌中央是一鍋濃濃的起司,每人盤邊有一小籃軟麵包,原來是瑞士火鍋。
「這簡直是我吃過最簡陋的家宴了。」餐後和前度在屋前雪地散步,她走在前面,留下歪歪扭扭一排腳印,嘟嘴撒嬌。他緊緊跟在身後,一步步踩在她的腳印上:「我看你吃得又急又快,這麼簡陋也能吃那麼多,看來很容易養活。」抱住她倒在身旁厚雪堆裏搔癢,直到她求饒,再拉她起身,細心撣去她外套上的雪塊,捧起她的手問「冷嗎?」她立刻作小女孩狀:「感覺不到自己的手,這鬼地方凍死人啦。」他從地上舀起鬆散積雪,來回搓在她手上,不多時,手心竟然微微發熱。她自知一向好運氣,但還是感恩戀愛也行運,有個朋友口中的「完美男友」。
當時年紀小,即便完美也不想定了終身。又交往多年,因為工作的原因,轉為辛苦異地戀,噓寒問暖只多不少,卻漸漸當作尋常事。然後開始對身邊男仔感興趣,心如小鹿亂撞的感覺重新來過,比之前更緊張曖昧。前度心細如髮絲,還是忍不住問出口,電話裏她支支吾吾:「我當然永遠愛你,可那種愛似親情多過愛情,好兄妹怎麼可以扮作情侶……」
這一任是好靚仔的台灣人,開心了會邪氣地笑,可惜還是不開心的時候多,爭吵、冷戰或人間蒸發一星期,都有過。情緒多變,若即若離,反叫她牽掛不已。她努力消化各種情緒,希望用無限愛意和勇氣驅走他心中那些暗色物質。他不善表達,只是會用力揑揑她的掌心,也有微熱,那幾秒鐘像充電,她馬上又有力氣堅持下去。
她開始相信,愛情中也有種能量守恆,愛或被愛,忍耐還是任性,可能冥冥之中有個定量,一段感情裏被照顧多了,下一段就還債般變做付出那方。「不過也沒關係」,她和友人分吃榴槤炸彈時這樣闡述作結:「那樣先會明白之前多麼幸運,會很想傳遞別人給的溫柔和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