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通卡公司上周推出P2P(個人對個人)手機應用程式「O!ePay 好易畀」,提供流動電子轉賬平台。不過,新app推出後劣評如潮,不少下載用戶不滿需要提供多項個人私隱資料予八達通公司,擔心八達通曾將客戶資料轉售毫不可靠。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接受《蘋果》專訪時拍心口保證,是按法例向客戶索取資料,並指會「做實事」重建客戶信心。
記者:袁楚雙
在「好易畀」申請帳戶,須提供香港身份證號碼、姓名、出生日期、性別、國籍、詳細住址、手機號碼及電郵地址,另外用戶要上載身份證副本及住址證明,後者必須是最近3個月內發出的銀行月結單或公用服務賬單。現時申請帳戶需時3個工作天處理。用戶成功申請後,要與同樣已開通帳戶的朋友互相認證身份,再需時1個工作天,有網民戲言做法與去銀行開新戶口無異。
Google Play下載平台上不少用戶留言抨擊「好易畀」,整體評分僅得2分,以針對個人資料方面為主,「收集個人資料好可疑」、「極度懷疑八達通公司又想賣個人資料」、「過嗰一千幾百要身份証?」等言論甚為常見,也有人質疑,提交資料太繁複,違背電子支付理應簡單方便的原則。
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表示,明白市民對收集敏感資料十分緊張,他解釋,是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金融機構)條例》(615章)的法例要求去索取資料,除了姓名、手機號碼和電郵地址用作驗證帳戶和服務提供,其他資料要求都是為了遵守上述法例防止洗黑錢。
他指公司會遵守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的實務要求,不會收集其他非必要的資料,例如財富來源。張坦言,市民當然想求方便,然而方便之餘,亦需與保安和監管工作平衡,「我叫Sunny就開到戶口,但之後點樣確認客戶身份呢?」他承認開戶與銀行性質相似,因八達通營運亦受金融管理局監管。
八達通技術總監甘志深指,公司一向使用內部電腦系統處理資料,並無使用外間的雲端計算服務,除了公司保安團隊,也有聘請保安專家去審查系統保安程度。至於當日後資料增多,屆時會否外判保安工作?「我哋冇咁嘅打算,希望畀到客戶信心。」張說。
2010年,八達通被踢爆多年來轉售客戶個人資料予第三方公司圖利,涉及逾200萬客戶、合款4,400萬元,時任行政總裁陳碧鏵最終被董事局「叮走」。被問到如何挽回公眾信任,張表示「一定要做實事去挽回。」並多次重申,資料只作為合符法規及服務客戶,「絕對唔會賣畀第三方。」
Google Play暫時有1萬人次下載記錄,張耀堂不願透露具體下載數量,僅稱「反應都好好」,但認為現階段論下載人次言之尚早,希望給予更多時間市民適應和應用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