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周日,約一百名基督徒及天主教徒在香港中聯辦門口祈禱集會,要求中聯辦向中央反映,停止迫害內地教徒、強行拆十字架等等。令人憤慨的,河南新蔡縣教堂負責人李建功夫婦為阻止教堂被強佔,卻惹來殺身之禍,被推土機推入土堆「活葬」,公義何在?妻子從土堆掘出來時已無喘氣,丈夫逃過一劫。據消息報道指,出事的教會,並非「三自愛國教會」,即非中國共產黨批准下的「合法」教會。
筆者是不稱職的門徒,參與沒有大派系的英語教會。教會「在心中」,事奉通常在監獄,與在囚人士談到基督盼望的信息。看到內地溫州教會被強行「拆上帝招牌」,用的「理由」是建築物所延伸的十字架違反建築條例、或整個教堂建築物違例,需要被夷平。
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可說是中聯辦門外抗爭的稀客(相對有教會人士每星期到中聯辦抗爭式祈禱),也受人敬重。喜歡與否,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在蠶食的一國兩制下還有相對的言論及宗教自由。陳日君樞機雖然已84歲(1932年1月出生),但如果樞機有一日「返回主身邊」,香港的宗教界,誰有這個號召力再為不公義發聲?基督教的領域,雖然相對天主教「各自各精采」,但在捍衞人權的領域,榮休的循道衛理袁天佑牧師、聖公會的馮智活牧師可說是有相對的影響力。榮休又關心時局的陳恩明牧師不希望正面與政治衝突,但絕對講真話。抗爭者還有「瞓街牧師」林國璋,音樂造詣高超,一首新作詞的《雨遮撐起》就是講到遇到不公義的時候,信徒要發聲:「雨遮撐起、去擋椒噴濃霧;鋼盔帶起、去擋警棍強暴;邪惡政權口中、日日說謊話、要去忍多久、快去對抗暴君。」我感激牧者們的堅持,特別為內地教會的嚴峻情況發聲。
宗教領袖不應為黨發聲
香港有宗教領袖也是政協,常引來無限爭議。得到這「名銜」當然不是為了有個中港車牌咁簡單,問題是宗教領袖們信奉的「老闆」應該更超然,還需要一些地上銜頭嗎?現在宗教界「被和諧」日益嚴重,如果不是因衪,為上主發聲而是為黨發聲,宗教也急速沉淪。
第一及二次大戰期間,希特拉時代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認為要行刺希特拉才是行公義,當時也議論紛紛。Bonhoeffer為上帝的聖戰抗爭又有多少人認識?他本身是德國人,明白到不可以盲目效忠希特拉,不可盲目力撐沉淪下的德國納粹黨極權。熟讀歷史的,也知道納粹黨當時殺害數百萬猶太人及少數族裔,是「滅族」那種。
我作為市井信徒一員,會解讀Bonhoeffer批評希特拉及納粹黨的惡行是要為公義發聲,當時對他來說是一場「聖戰」,因為他選擇了不可以保持沉默,與苦難的人同行,這是他的價值之戰。再說到Bonhoeffer這位被希特拉押在獄中的抗爭者。勇敢抗爭不公義是窄路,如果當權者已墮落,官商勾結,活在謊言中,只有少數特權人士可以「打橫行」,作為「正路」宗教界的門徒,在香港又應該怎樣做?我也想引用Bonhoeffer的一句話和大家分享,在此用英文更貼切:「Silence in the face of evil is itself evil, God will not hold us guiltless. Not to speak is to speak. Not to act is to act。」一句說到尾:面對邪惡,保持沉默已違反良知及自然定律,上帝會作最後審判。
最後,在內地作正常不過的宗教崇拜也變得緊張,這便是「中國夢」的大倒退。活在香港,任何宗教崇拜「好舒服」,不會鋃鐺入獄,或為保教會而被帶走。香港的宗教信徒,我們也應該關注內地宗教自由是否每下愈況。
錢志健
資深對沖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