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晚上熬好的湯或是中藥,總要留一份放入保溫瓶,好等明天帶回辦公室飲用。這十年來,輕巧防漏的不鏽鋼保溫杯,逐漸取替厚重老土的玻璃膽暖壺。前者攜帶方便,而且保暖和保冷時間明顯較長,後者容易損壞,且難大量生產,自然被淘汰。
然而近日網上瘋傳不鏽鋼保溫杯有「四不裝」,包括強酸飲品、茶、牛奶和中藥。「不鏽鋼保溫杯以鐵成份為主,如盛入酸鹼度達二至三的飲品,有機會令不鏽鋼溶於液體,飲用後則會增加我們對重金屬的吸收。」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和化學科技系助理教授容家富說。他又指出,很多人誤以為不鏽鋼的表面平滑,其實它表面有很多微小孔洞,一旦用來盛高油份的飲品,如湯水或牛奶,就容易藏污納垢,滋生細菌。反之,玻璃的表面相對平滑,而且玻璃屬於墮性物料,不會與帶酸性的中藥產生化學反應,使用時更安全。
網絡上有人指出可改用BPA Free或陶瓷內膽的保溫杯。容家富教授卻提出,BPA Free主要表明產品沒有使用含化學成份的塑膠物料,與保溫杯內的塗層沒直接關係。而且大部份保溫杯的塑膠用料都可承受攝氏80至120度的高溫,用於盛熱水絕對沒問題的。他又提醒消費者,「湯水表面的油份或會超過攝氏120度,故其實不建議用不鏽鋼保溫杯盛湯水。」至於陶瓷內膽其實跟不鏽鋼一樣粗糙,因此亦不建議盛高油份、高蛋白質的飲品。
記者:黃映嫚
攝影:劉永發
豐泰貿易家庭用品店
地址:觀塘瑞和街128號
松記山貨家庭用品
地址: 九龍觀塘順利邨利溢樓三樓商場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