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好動之城】
早前全港性系統評估(TSA)鬧得滿城風雨,家長學生控訴讀小學是否真的要這樣辛苦、可否有多點時間玩。香港單車代表隊前成員方家進(Chris)的母校,現時有一支由小學生組成的單車隊,善用校外鄰近環境一路向「Bike」,他引領一班內向被動的小羔羊在成長路上走正軌,消極人生變積極。
大埔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一年多前成立一支由小三至小六學生組成的單車隊,現時有十名隊員,逢周二放學後會練習兩小時。有香港單車聯會的教練指導的小學單車隊,全港可能一隻手數得晒。「難得學校附近有單車徑,大埔區有好多寬闊空間畀小朋友去玩,以前細個我都係喺呢區踩單車,每次都會踩兩三公里。」方家進是小學校友,五年前港隊退役後從事培訓運動員工作,一次回母校探訪,與校方無意間傾談,加上當年香港單車運動正值大熱,令校方萌生組織單車隊念頭,並以校名命名為「衍濤單車隊」。
萬事起頭難,幸獲善長贊助,十部單車連頭盔很快到手,之後擔任車隊顧問的Chris找來香港單車聯會的教練,指導隊員技術和道路安全意識,出外練習時教練會在車隊一前一後維持秩序安全。Chris:「踩得叻唔叻唔係問題,車隊講求team work,希望隊員學到紀律同禮儀,隊友間能夠互相幫助。」
寡言女生開竅 積極主動玩埋排球
衍濤單車隊現時由該校體育科教師梁卓奇統籌,梁Sir慨歎近年部份學生毅力欠奉,「圍住籃球場跑三個圈都跑唔到。」他想透過單車隊給學生一個成長機會,「呢支單車隊唔係想贏好多獎,而係想訓練學生質素,不少隊員性格較內向,通過單車隊提升佢哋勇氣同社交能力。 」鍾安淇是小四插班生,梁Sir留意到她初到新環境學習,沉默寡言又抗拒參加課外活動,遂邀請她加入車隊,「我問:『你參唔參加單車隊?』佢答:『參加。』『要交回條喎。』『嗯。』對答得一兩個字。」加入車隊後,鍾安淇漸打開心窗,梁Sir:「𠵱家佢開朗咗、多咗講嘢,練習有唔明會主動問教練,呢個學期仲加入埋排球隊。」
公開賽開眼界 今年升格兩項鐵人
衍濤單車隊去年先後參加兩項公開賽,學生大開眼界,梁Sir:「部份參加者係職業車手,實力有差距,13個學生參賽有10人能夠限時內完成,即使成績欠佳,但佢哋嘅參賽經驗,係成立呢支車隊嘅重點。」比賽時肚痛也能完成賽事的現任單車隊隊長小五生莊澤鑫,是老師眼中轉變最大的學生,他是新移民,三年前來港,縱有運動天份,卻受歲數限制無緣參加學界,當時他對身邊同學冷漠,不願幫助他人,但加入車隊後重拾信心,更份外照顧年紀比他小的隊友,「教練讚佢好幫得手,每次練習前都幫隊員檢查單車。」
今年單車隊加入跑步訓練,改邀三項鐵人總會教練任指導,升格為兩項鐵人單車隊,梁Sir:「我原則不變,就係透過活動等學生有成長機會,跑步後立即跨上單車呢個動作,有同學話好難,但試多幾次就做到,我希望學生將來生活遇到困難時,都好似做呢個動作咁一一跨過。」
記者:余瑋
攝影:許先煜
編輯:陳漢榮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