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劄記 - 古德明

《三國演義》劄記 - 古德明

《三國演義》第四回說:漢少帝被權臣董卓廢為弘農王,困永安宮,苦悶吟詩:「嫩草綠凝煙,裊裊雙發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稱羨。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洩我心中怨!」這首詩寫得不錯,但不是那個十五歲少帝的手筆。
宋朝《碧雞漫志》卷二載:唐末昭宗皇帝為軍閥所迫,逃亡到華州,常登城西齊雲樓眺望,作《菩薩蠻》一曲:「登樓遙望秦宮殿,茫茫只見雙飛燕。渭水一條流,千山與萬丘。野煙生碧樹,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取這首《菩薩蠻》詞意,改寫作漢少帝的催命符,說董卓因少帝「怨望作詩」而乘機「以鴆酒灌殺」。
又羅貫中說,少帝被廢時,尚書丁管以手中象簡,怒打董卓,罵道:「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他遭武士抓去斬首,仍然罵不絕口。羅貫中還錄了「後人」一首詩,褒揚丁管正氣:「董賊潛懷廢立圖,漢家宗社委丘墟。滿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這故事很感人,但那丁公其實是姦臣。
據《三國志》卷六裴松之注引《獻帝起居注》,少帝被廢時,群臣默然,只有尚書丁宮附和:「今大臣量宜為社稷計(現在董太尉為了國家,決定所宜),誠合天人,請稱萬歲。」把姦佞寫作忠臣,實在不是小說家所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