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智慧:素食知多啲

保健智慧:素食知多啲

不少人為健康而選擇吃素,素食泛指一種以植物為主要食糧,同時不進食部份或全部動物的肉及其製品的飲食模式,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1)蛋奶素食──不吃動物性食物及其製品,但吃蛋類和奶類製品
2)蛋素食──不吃動物性食物及奶類製品,但會進食蛋類
3)奶素食──除了奶類食物,所有蛋類和動物性食物都不吃
4)全素食──只進食植物性食物,所有蛋類、奶類、動物的肉、內臟及來自動物的食品如蜜糖和燕窩等都不吃
素菜好處在於高纖、低脂和低熱量,然而,素食不一定代表健康,要達致營養均衡,食物選擇必須配搭合宜,並遵照「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均衡地進食五大類別食物,攝取全面的營養,以免營養失衡,影響健康。
由於素食食材的味道普遍較清淡,不少素菜被加入大量調味料並經油炸,以增加食物的味道,因此建議:
•多選較健康並含豐富蛋白質的食材,如乾豆包括黃豆、雞心豆、紅腰豆、紅豆、眉豆,黃豆製品如硬豆腐、白豆干、百頁、鮮腐竹、非油炸枝竹,雞蛋及種籽果仁如芝麻、花生、合桃、腰果
•減少食用高油高鹽的食材,如油炸的豆製品如油豆腐、素鵝、炸豆卜、炸枝竹,鹹蛋及油炸果仁
•有些加工素食食材雖然不經油炸如素雞、素肉、素火腿、玉子豆腐等,但含鹽量較高不宜經常食用
•用蒸、燜、燉和烚等低脂烹調方法來代替煎和炸
•多選用新鮮和多元化材料,例如煮青菜時可配以瓜類、菇類、藻類、大豆製品(包括豆腐、腐竹和豆乾)、鮮果粒、果乾甚至少量堅果,可增加食物的鮮味和口感
•利用天然香料,如薑、蔥、蒜、花椒和八角等,代替高脂和高鹽分的調味料和醬油

隔周三刊出
撰文: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