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事故30周年,烏克蘭多地有紀念活動。
凌晨1時23分,即30年前核電廠4號反應堆爆炸一刻,各地響起教堂鐘聲、警報等聲響,警示世人不要忘記這場人類和平使用核能以來最嚴重災難。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日間在首都基輔一個紀念活動致送花圈後,再到北部鄰近白俄羅斯的核災封鎖區,並在另一場紀念活動發言。他指核事故是國家由二戰被納粹佔領,到兩年前東部爆發衝突以來最大的挑戰,要在資助核災遺孤的同時,花1/5財政預算於增強國防,殊不容易,「災難惡果尚未解決,仍是烏克蘭人肩上的重擔,要克服還有漫長的路」。
前核電廠員工:猶像昨天的事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在維也納表示,事故「引領核安全國際合作的躍進」,提醒各國不能視核安全為理所當然,「要不惜一切避免自滿」。
在烏國北部安置大批重災區普里皮亞季災民的斯拉夫蒂奇(Slavutych),大批民眾參與燭光集會,當年有份清理核污染的韋普夫,「為那些年跟我一起清理污染但現已不在的戰友感到驕傲」;前核電廠員工馬雷舍夫娃「難以相信30年已過去……我們每年都來,每次都覺得猶像昨天的事」。
當年爆炸有31人當場或短期內死亡,核電廠方圓30公里共35萬人疏散。附近的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地受災最嚴重,世衞估計輻射令9,000人患癌亡,綠色和平則指達11.5萬人。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