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的不是行李 是真相是道德(李平) - 李平

遺失的不是行李 是真相是道德
(李平) - 李平

機管局向政府提交梁頌昕行李事件報告後,特首梁振英又是發聲明,又是答記者問,盡展其語言偽術大師的專長及諉過他人、連消帶打的戰鬥風格。但是,判定梁振英在行李門中有沒有濫權的依據,不是機場一年有幾多宗courtesy delivery(禮節運送),而是他與航空公司職員對話時是否施壓,是原本拒絕送行李到禁區的保安公司或航空公司為甚麼會改變主意?政府一日不公開機場前線人員與梁振英的對話,公眾就要繼續質疑梁振英濫權、質疑前線人員受壓及事後孭鑊。
從前晚發表聲明到昨晨見記者澄清,梁振英都沒有一句涉及自我反省,而是把送行李入禁區諉過機場前線人員、把家人的不當言行諉過傳媒追訪、把香港機場聲譽受損諉過發起示威的工會。如此言行,不只令人反感,更令人質疑在行李門事件中,有多少真相已遺失,有多少官員和公眾人物的道德已遺失。
其一,昨日有記者問,如果機場保安人員拿行李進禁區沒有問題的話,為何當時前線人員會拒絕?梁振英這樣回答:「這個你要問機場的前線人員。」公眾要問的是,前線人員的拒絕證明courtesy delivery並非常態,是甚麼人、甚麼時候、以甚麼理由施壓,促成前線人員改變初衷?
對於過去一年的517宗courtesy delivery,機管局也有責任交代是基於何種理由行使酌情權、哪些人曾享有這種酌情權?市民日後是否可以一視同仁地享有courtesy delivery?機管局如果不能清晰回答這些問題,只能讓人質疑其護主心切,不惜混淆視聽。
其二,對於機管局報告指梁唐青儀曾試圖闖入boarding gate(登機閘口)送行李給女兒,梁振英昨日賴有人誤會,指太太沒意圖也沒可能闖入禁區。對於行李門事件最早曝光時,梁振英被指要航空公司職員「叫我梁特首」,他昨晨亦聲稱「這個報告出來後,大家都知道這些全部並非事實」。
梁振英是否說過「叫我梁特首」,公眾不可能信他一面之辭,報告也沒有交代。令人奇怪的是,梁振英前晚發聲明時,第二段稱「我亦注意到」過去一年有517宗courtesy delivery,但第三段就稱「行政長官重申」沒有行使特權。這不就是自稱行政長官、自稱梁特首嗎?

譴責機場示威 諉過工會

其三,梁振英昨日譴責2,500市民在機場舉行的示威「不必要地影響到香港機場的聲譽」,聲稱「我們不應該這樣去破壞我們自己機場的聲譽」,把矛頭指向「有政黨和有政黨轄下的工會」。破壞香港機場聲譽的,究竟是特首濫權、遺失的行李可送入禁區,還是要求「守護香港天空,豈容安檢漏洞」的示威?一個混賬特首,還以為如此顛倒因果、混淆黑白,就可以逼工會收聲、逼市民收聲嗎?
他同時譴責《壹週刊》派了兩個特約記者在美國校園「滋擾」梁頌昕,完全無視記者只是在公開場合要梁頌昕親身回應行李事件,沒有連日的跟蹤、報道其私隱,這顯然只是履行媒體職責。
可笑的是,梁振英前一日出席報業公會頒獎禮時還在說「新聞自由是香港重要基石」,還承諾「特區政府會一如既往地維護香港的新聞自由」。或許,梁特首只是代特區政府發出承諾,並不代表他自己,而香港的基石是否穩固、是否受破壞,他並不在意。
可見,機管局的報告只不過曝光了行李門的部份過程和部份相關理據,只不過是為梁振英的狡辯和炮轟工會、媒體提供藉口和子彈,並未還原事件真相。可悲的是,香港政府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不是為政以德,令「眾星共之」,而是為政以惡,令群丑共之。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