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快餐店,有夫婦在等人。他們沒叫食物,表現得有點焦慮。值下午放學時段,聽對話便知在等兒子。
「不知這回又考得怎樣?」媽媽說:「再那麼差,上課又不集中,真怕要留班或者轉校。」
「不要逼他。」爸爸說:「一陣他來了,我們說『盡了力就好了』。」又補充:「這個年紀已經會自殺的。」
「現在幾點?遲了很多,會不會不來……」
正說着,放學的兒子來了。一看便知資質平庸的初中生,而且這回成績也不大好。他沮喪地坐下來,爸媽抖擻精神一臉體諒:「考得怎樣?進步了幾分?也不錯,盡了力就好!禮貌些問同學仔數學,下次再努力,叻過今次。」
把剛才的擔憂收在口袋中,沒有不安不悅──雖然並非人中龍虎,但所有平凡的孩子也是父母心頭一塊肉。那成績欠佳的初中生,一定也捱得很辛苦才稍為適應,這敏感多愁險又輕生的階段,確實需要極大的寬容,極小心的開解。
世上儘多 怪獸家長,也多言行過火或表裏不一其身不正的成人,沒做好模樣,還有些根本沒家教,子女任性父母更跋扈,哪有資格當領導?比起來,即使家境一般,但有父母接放學,還一起晚飯,還鼓勵多於指責,是孩子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