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水圍嘉湖山莊附近傾倒泥頭形成的「嘉湖山丘」,曝光距今個半月,泥頭仍未清走。規劃署透露已根據《城規條例》檢控未能在限期前向當局提供土地資料的業主及負責人,發展局則強調該地段早已訂為沙倉用途,監管工作受到限制。有議員斥政府不願修例,解決在舊契土地倒泥頭的惡行,縱容犯法,令新界鄉郊變成私人堆填區,促當局就鄉郊倒泥事件召開公聽會。
噴漿工程違規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昨討論嘉湖山莊附近的泥頭山,屋宇署指噴漿工程將於未來一、兩天完成。環境局長黃錦星稱,早前泥頭山土地擁有人進行噴漿時,無遵守《空氣污染管制(建造工程塵埃)規例》,會作檢控,局方正研究強制於運送建築廢物車輛加裝定位追蹤器,追查是否依法棄置,以阻止非法倒泥。
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指,鄉郊的破壞無日無之,為躲避堆填區收費,不法之徒不斷利用法律漏洞處理廢物,過去一年便有6宗海岸保護區受破壞,但當局只向4宗個案發出恢復原狀通知書,明顯太少,促政府修改相關條例,並盡快召開公聽會,面對公眾。
另外,劉皇發家族昨被揭在白泥填塘,再發展成主打水耕種植法的富徹農場。同時,鄰近的下白泥有農業及綠化地帶違例變成回收場,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批評現時法例滯後、政府執法敷衍,促政府回應為何縱容劉皇發在白泥填塘。規劃署長凌嘉勤未有正面回應,只稱在去年已就違規發展的回收廢料場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由於業權人和場地管理人有法律糾紛,故仍在處理事件,強調一直有跟進。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