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選舉2016】
【本報訊】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倡議雷動計劃,目標是非建制陣營在9月立會選舉取過半議席,認為在傳統功能組別上,可搶攻個人票為主的界別。《蘋果》統計部份以個人票為單位的專業界,可見已登記選民數目平均只佔業界合資格選民約6成,資訊科技界更低至不足一成,泛民籲業界5月2日前登記做選民,手握關鍵一票,力保地盤之餘甚至搶攻,打破建制壟斷。
記者:陳雪玲
現有28個功能組別中,不少是公司票及團體票,易為建制囊括,其中16個界別議席上屆更是自動當選,但有關界別合共僅2.3萬選民。泛民則只在功能組別佔6席,包括法律界、教育界、社會福利界、衞生服務界、會計界及資訊科技界,而相關界別全為個人票,另外三個有個人票的界別,則由建制派取得。有泛民中人指,若要擴充功能組別版圖,勢從個人票的功能組別入手。
8萬從業員僅5,000登記
要成功搶攤,必須儲足子彈。《蘋果》依據各界別議員及官方數字統計後發現,9個有個人票的組別中,比率最高的是教育界,2015年登記選民約8.8萬,但界別立法會代表葉建源早前推算,尚有萬多名合資格人士未登記,其餘普遍約六成,例如會計師公會註冊的專業會計師有39,225人,已登記為選民僅六成四。最令人驚嚇的是資訊科技界料有8萬多從業員,卻只有逾5,000選民,登記比率只有7%。
有資訊科技界中人指,該界別不像其他界別有專業認證制度,共17個類別的人士及團體可登記為選民,即大部份業界人士需要成為選舉事務處指明團體的會員方可成為選民。根據職業訓練局2014年的數據,資訊科技界有逾8萬名從業員,但2015年僅得5,650名登記選民,佔整體不足一成。
現任立法會界別代表、上屆只險勝對手的莫乃光說,選舉事務處連指明團體有多少會員及登記了幾多選民都拒交代,因此只可由從業員人數推算合資格選民,希望他們趕在5月2日前登記,他除了在網上呼籲,也連同其他專業團體擺街站「大海撈針」。
姚松炎指資訊不全面
泛民新一屆同時向有個人票、現由建制派任議員的專業界別搶攻,其中以工程界與建築、測量、都市規劃界為目標,界別代表分別是盧偉國及謝偉銓,選民登記比率為65%及66.7%。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擬挑戰謝偉銓。
本身是建築測量師的姚松炎稱,目前界別選民登記比率66%並不理想,他發現未登記的業界不少是由於資訊不全面,「好多近年攞到專業牌照嘅朋友,原來想當然以為屬於界別選民,所以冇去更正或做返登記,原來制度係你唔主動去登記,會直接跌入去『超級區議會』做選民。」他與業界製作「懶人包」等,讓選民衡量做超區或傳統功能界別選民,指在超區只是滄海一粟,但在傳統功能組別或可發揮較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