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到底有沒有從核災吸取教訓?切爾諾貝爾核災發生後,專家歸咎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的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爐(RMBK)有先天設計缺陷,易生電力浪涌,反應堆亦沒有阻擋核泄漏系統,加上操作人員違反運作程序,致令核災發生。災難過後,國際社會致力合作提升核設施安全。
1989年,世界核營運者協會成立,各國專家互相評審全球430座反應堆,找出安全隱憂。聯合國轄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擴大及修改安全標準,要求成員國迅速通報潛在的跨國事故。
儘管如此,日本福島核災仍發生了。日本之前已有大海嘯引發核災風險的警告,但當局認為將核電廠升級,即是對外展示核電安全有隱憂,沒有這麼做,結果2011年3月11日一場大地震和海嘯,導致核電廠的反應堆冷凍系統失靈、堆芯熔解及爆炸,成切爾諾貝爾後最嚴重核事故。
福島核災後又有一輪核安全升級,但批評者指人為失誤無法杜絕,美國去年發生過10宗令反應堆核芯熔解風險驟升10倍的事故,當中多數是人為導致,加上新冒現的核恐襲威脅,令人類至今仍難擺脫核災陰影。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