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時諮詢違背首輪共識泛民斥拖延立法 建制轟大倒退

標時諮詢違背首輪共識
泛民斥拖延立法 建制轟大倒退

【本報訊】標準工時委員會昨日就標時提出4個政策方向,展開第二階段公眾諮詢,為期3個月。已退出標時會的勞方代表批評今次諮詢是大倒退,指首輪諮詢後已有共識要立法規管,惟現在仍有方案選擇,是走回頭路,質疑利用諮詢推翻共識,最後令標時立法不了了之。
記者:張文鈴

保安及飲食等行業工時長,倘標時立法可保障打工仔權益。

今次諮詢內容的四大方向,包括只實行「大框」,即僱主及僱員以書面簽訂合約,訂明工時時數、超時工作安排及補償;或只推行「小框」,即以28個工時組合為月薪低於2.5萬元的基層僱員訂立標準工時,規定「補水」工資多少;第三是在推行「大框」基礎上,同時推行「小框」;最後是「大框小框」都不推行。
勞方代表之一的梁籌庭和周小松均指第二輪諮詢是大倒退,指標時會去年已達成立法共識,今次諮詢理應就「小框」進行細節商討,包括如何訂定工資線,及超時「補水」在哪個水平才合適,而非繼續問公眾有否需要立法。梁籌庭指此階段諮詢如同首輪諮詢文件的翻版:「(委員會)打茅波,第一階段確立咗共識,第二輪諮詢又再重複。」

圖以合約工時取代

工聯會勞工界議員鄧家彪也指今次諮詢是大倒退,標時會提出的4個方案中,一個是不為標準工時立法,另一個甚至以合約工時取代標準工時,即使是「小框」方案亦不全面。他指多年來社會有共識立法標準工時,惟委員會選擇走回頭路。由於諮詢至7月完成,指政府期間更可以諮詢作為立法擋箭牌。
特首梁振英競選時承諾就標時立法,惟至今任期剩下不足一年仍在諮詢。工黨李卓人斥委員會提出「大小框架」諮詢文件只為拖延立法,斥梁屈服於商界利益、向財團傾斜,「諮詢搞完之後梁振英都落咗任啦,有結果嘅時候,邊度仲有時間立法呀?梁振英任內根本冇可能立到法,所以已經走咗數」。工黨5.1勞動節當天發起遊行向梁「追數」。
委員會主席梁智鴻昨多次強調在標時問題上求大同存小異,委員會現階段未有立場,持開放態度;即使勞方委員不參與諮詢,仍希望其他工會提供意見,由於議題具爭議性,不排除有多過一個方案提交政府。他重申標時委員會只是諮詢機構,非決策機構,最終交由政府決定。另諮詢文件提到若立法規定標時,通脹可能會被推高0.05至4個百分點,過千間甚至過萬間公司會轉盈為虧,同時或令全港勞動人口減少等。標時會委員蘇偉文解釋,諮詢文件只是列出充足資訊,以嚴謹科學態度計算潛在改變,「列出呢啲數字並非嚇人,只係中性地講誠實話畀大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