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委會處理個案的進度一直未符外界要求。食物及衞生局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醫委會積壓個案達930宗,當中近850宗竟仍未決定需否召開聆訊;而要處理一宗需要聆訊的個案,需時58個月。食衞局期望藉醫委會改革方案,透過增加偵委會數目、聆訊委員人數及行政資源,縮短處理投訴程序至36個月。醫學會指新方案未有增加醫生委員數目以應付額外工作量,表明反對。
積壓930宗個案
食衞局文件指,醫委會現積壓930宗個案,當中850宗仍然停留在初步偵訊委員會階段,以定奪個案需否召開聆訊,平均每宗個案需等候30個月。若需要召開聆訊,需額外28個月審理,換言之一宗個案最長可拖58個月。
文件指,假如通過《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中的醫委會改革方案,日後醫委會可設立多於一個偵委會,料可加快偵委會處理投訴個案時間至22個月;聆訊方面,則可將參與委員人數由42名增至66名,料每宗聆訊可以14個月完成;換言之,一宗個案最快可36個月結案。食衞局又指,現時有7名職員負責處理投訴和研訊的行政職務,政府已預留400萬元加強秘書處的人手;若草案通過,撥款額會視乎加開多少個偵委會、研訊次數而再增加。
但醫學會會長史泰祖表示,增設偵委會但不增加醫委會醫生委員數目,最後只會拖慢處理個案進度,委員工作負擔更大。他重申政府增加4名特首委任業外委員同時,也要增加4名醫生選舉委員,否則無可能加快進度。
他又透露,業界希望趁機加大改革醫委會力度,如要求將醫委會內7名醫學會代表席位,由會董投票選出改為由業界選出。他指會在下月初醫學會會董會議上提出公投,凝聚共識。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