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筲箕灣是一個漁港,亦是水上人聚居的地方。他們搬上岸後,有部份開檔賣自家捉的海鮮,現在筲箕灣街市仍找到他們的蹤迹。
「金東大小廚」老闆布有輝是布袋澳土生土長的漁民,餐廳位於東大街,附近正是筲箕灣街市,每日都會到街市入貨,熟知行情。他先帶我們到「信記海鮮」,老闆是漁民,上岸後仍堅持出海手釣海魚,店內有十多款海魚,如打鐵鱲、三刀、石崇魚等等。輝哥說要分辨海魚和養魚,可留意以下幾點:海魚色澤一般比較自然、嘴唇或會有因手釣導致的破洞,而由網艇捉的海魚,鱗邊會見到網刮過的痕迹,想買真正海魚的話,建議最好在相熟魚檔購買。在隔鄰檔的「正峰海鮮」,輝哥則主攻貝殼類,採訪當天有不定期供應的本地跳螺,因有「腳」懂得彈跳為名,味道鮮甜,本地響螺則建議用來煲湯。
最後一站來到「梁記海鮮」,見到一個較手掌更大、身上有斑紋的螺,原來叫做潺螺。「潺螺表面有好多潺,可以令到成碗湯都飲不到,我們水上人識得食,會將潺慢慢片出來,煲湯一流。」還有魔鬼魚,水上人愛用鹹菜燜,貪魚腥味夠重。我們經常吃的鷹䱽魚,他說揀選時可以按表面的魚麟分佈,分辨其新鮮程度。若魚鱗丟得差不多,即代表魚是不新鮮的。
A.信記海鮮(筲箕灣望隆街15號)
B.正峰海鮮(筲箕灣望隆街17號C)
C.梁記海鮮(筲箕灣大德街14-16號)
記者:何嘉茵
攝影:伍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