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民族自強、香港獨立」的香港民族黨,成員只有數十人,規模遠低於撐梁騎呢組織。成立以來,得到國務院港澳辦、中聯辦、外交部駐港公署官員「加持」,以及內地官方喉舌連環強攻。港府雖然聲稱可作刑事檢控,要拉要鎖,卻只是空談,因為港獨仍在和平倡議階段,根本無法可執。究竟熱炒港獨,誰得益最大呢?
若從維護領土完整、遏止港獨思潮的角度思考,官員的言論可以說是愚蠢,只會帶來反效果。但若從特首梁振英的利益思考,卻是百利而無一害。梁振英在2015年施政報告中無端點名批評港大《學苑》的《香港民族論》,令《香港民族論》大賣,更被揶揄為「港獨之父」。熱炒港獨對梁振英的好處,是證明他有先見之明,心繫國家領土完整。中央官員不論是否支持梁,亦只能政治正確地統一口徑狠批港獨,被利用製造挺梁假像。
梁渴望連任之心路人皆見,但他實在太令港人討厭,港大民意研究中心4月初的調查顯示,梁特首的支持率只有25%、反對率為57%,簡單而言有一半香港人討厭他。他想爭取連任便需要為背後的支持者建功立業。金錢利益上,連番成功推展大型基建項目,讓利益集團得到賺錢機會可記一功;但政治上,政改和區議會選舉均無功而還,難以交代,今年9月的立法會改選是他的最後機會。
建制派善用心理暗戰
有評論認為對港獨強硬,無助建制派選情,並引用梁天琦在旺角騷亂後知名度大增,新東補選得票6萬多為例。其實兩者並不類同,對港獨的文攻武嚇僅在打心理戰,有別於旺角騷亂後實際出現的濫捕濫控,環保倉變武器庫,政治書可當罪案證據等低智醜行。
相反打港獨口水戰,有助建制派沖淡「梁振英效應」,令因為討厭梁振英而離棄建制派的選民歸隊。建制派支持者以年長保守人士為主,當中部份或覺得梁振英治港無方,但針對港獨的文攻武嚇,卻會令他們擔心中央出手,導致社會動盪不安,兩害取其輕,寧重投建制懷抱。香港18至30歲的選民有60多萬人,而50歲以上的卻有約200萬人,這批較年長的選民投票率遠高於年輕人,是建制派的重點爭取對象。
當泛民或稱非建制派仍沿用「阻止梁振英連任」和本土等選舉策略時,建制派已善用心理暗戰,在港獨、假難民和拉布等議題大做文章,招招對準保守選民的不同憂慮,製造泛民搞亂香港、不顧民生的形象。非建制派還如在夢中,不單沒有拆解招式,還繼續重複拉布流會的伎倆,但招式已用老,4月21日流會,建制派如獲至寶,見記者時怒斥泛民議員,鏡頭卻捕捉到他們有的眉梢帶笑,有的嘴角含春。事實是立會主席曾鈺成已為表決設定5月11日的死線,建制派毋須為流會孭鑊,難怪有人「真係忍唔住笑」。
釋條鐵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