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本土轉型的集結號(《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周日東) - 周日東

泛民本土轉型的集結號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 周日東) - 周日東

泛民中青代上星期四(4月21日)發表《香港前途決議文》,標誌着泛民的轉型、本土化正式開始。本土潮流浩浩蕩蕩,從「本土獨立派」(熱血公民、普羅政治學苑、城邦派、香港民族黨等)的興起,到是次的「泛民本土化」,無不昭示這項政治現實。
對於泛民轉型,可能不少人覺得是意料之外。不過,如果仔細觀察近幾年本港的政治發展,這又在情理之中:一股政治上的本土化民情,早已極待各方政治勢力回應。
自03年的7.1大遊行以來,北京便一直收緊香港的自治空間。從「一國先於兩制」、「中央授予特區多少權,特區就有多少權」、「香港沒有剩餘權力」的說法,到之後的《一國兩制白皮書》、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等,均顯示收緊、壓制是北京的長期對港方針。至於全國人大「8.31決定」,更是一次非常直白的宣示:「民主、自治?算吧!」
在這樣的政治趨勢下,港人已越來越明白,如果將政治希望寄託在北京釋出善意身上──要求北京放鬆對港政策、還港人較大的自治空間,要求北京給予香港真正的民主選舉,成事的機會已是非常渺茫。
既然寄望北京近乎緣木求魚,要在民主和自治的路上走下去,惟有反過來以香港為本位,立足本土,各種嘗試擺脫固有憲制框架的政治想像──反正北京總可以在自身的政治立場出發,隨時隨地「搬龍門」和「僭建」,指港人所爭取的違反《基本法》和「人大決議」。故此,繼續以北京為中心、在它的框架之下打轉,根本意義不大,倒不如提出嘗試擺脫固有憲制框架的自決論述。由此路進,泛民的本土化,實乃時勢所致,自然而然。
大膽一點去推測,這股「本土、民主、自治」融合的思潮中,本土所佔的比例只會越來越大。原因無他,港人年輕一代的本土意識,正在急速上揚。根據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最新研究,有近三成18至29歲的年輕人,自認是屬於本土派。明顯地,隨着世代交替,在未來本港的政治形勢中,本土思潮必將越演越烈。
《香港前途決議文》的發表,是泛民新世代對本土思潮的回應,也揭開泛民主派的本土轉型的序幕:即在獨立建國以外,建立一條以內部自決為核心的本土自治路線,透過提出擺脫固有憲制框架的政治想像,倡議修改《基本法》、革新一國兩制,真真正正去鞏固香港的自治。
本土自治和獨立建國兩條本土路線現已宣告正式確立,本土思潮會如何走下去,我們拭目以待。
(《香港革新論》: https://www.facebook.com/reformhk )

周日東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