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皇發家族 非法填5塘規劃署涉包庇 容許毋須還原

劉皇發家族 非法填5塘
規劃署涉包庇 容許毋須還原

【本報訊】非法倒泥個案遍佈本港多個地區,元朗白泥也成為其中一個淪陷點。長春社調查發現,單是鄉議局前主席劉皇發的家族,已在白泥非法填塘最少2.13公頃,涉及5個魚塘。規劃署不但未有執法,更容許非法填塘後毋須還原,之後再以魚塘已遭破壞,令鄰近魚塘生態價值減少為由,批准毗鄰魚塘的填平申請。該社批評規劃署做法有包庇之嫌,變相鼓勵地主繞過城規程序,直接非法填塘,促署方公開執法標準,避免黑箱作業。
記者:伍雅謙 廖梓霖

劉皇發家族涉及非法填塘的地段位於元朗下白泥,鄰近日落觀賞勝地及釣魚場,由心碩正有限公司持有,董事分別為劉皇發、其妻劉吳妹珠、子女劉業強及劉麗華。根據地政總署的航空照顯示,涉事地段在2006年7月仍有5個魚塘,但自2007年起部份魚塘開始被抽乾,到2009年底5個魚塘均「消失」。

江俊豪攝

當局指生態功能大減

最早被填平的3個魚塘佔地1.5公頃,規劃署曾分別於2008年9月及11月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及恢復原狀通知書,但僅要求地主移走地段上的剩餘物,包括建築廢料、碎料及需在該地種草,未有要求恢復至魚塘。2014年劉業強在該處高調投資水耕科技,興建富徹農場謀利。
規劃署回覆長春社時指,根據1990年10月5日該區的航拍照,涉事土地主要是耕地而沒有池塘,故決定有關人士移除非法填土物料及種草。但長春社卻發現1990年9月14日、即中期發展審批地區圖同一日的航空照,顯示有關地段原是魚塘。
上述3個魚塘被填平後,附近一個同樣由劉皇發家族持有、面積約1,700平方呎的魚塘,於2008年8月前已被填平,但劉皇發家族同年9月才提交申請填平及發展該地。規劃署在鄉郊及新市填規劃小組委員會上指,因鄰近3個魚塘已遭非法填平,令是次申請的魚塘生態功能大減,不反對該次申請。
翻查資料,該地段曾兩度申請發展成住宅,分別在2007及2008年向城規會申請興建121幢2層高的住宅、度假屋、酒店及高爾夫球場,及後遭強烈反對而撤回。
根據《城市規劃條例》,規劃監督(即規劃署署長)可規定土地負責人,將違例發展土地恢復至緊接相關審批地區圖則刊憲前的狀況,或就有關人士而言屬較有利而監督認為滿意的其他狀況。

變相鼓勵地主繞過申請

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梁德明指,規劃署應公開恢復土地原狀的準則及指引,否則便如黑箱作業,地主能繞過申請,直接非法填塘來為未來發展鋪路;而署方在考慮申請時,應顧及周邊地區未遭破壞前的狀況,免令地主以為「原來填平咗有利其他規劃申請」,加速鄉郊生態環境惡化。
規劃署回覆本報時指,就發出恢復原狀通知書內決定及要求,規劃監督會考慮不同因素,包括有關土地是否帶來公眾安全問題,如水浸、山泥傾瀉等風險、與土地規劃意向是否一致、避免令附近環境繼續惡化等。
劉業強表示,富徹農場所在的土地是根據規劃署要求進行綠化種草;至於其他涉及非法填塘的地段情況,他指需時再作查核。

劉皇發(左)及兒子劉業強(右)的公司涉於白泥非法填塘逾2公頃。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