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界非法傾倒泥頭猖獗,長春社統計白泥一帶,現時約有15宗違法傾倒及違例發展的個案,當中60%當局尚未執法,涉及4.49公頃農業地帶、2.06公頃綠化地帶以及3.47公頃海岸保護區。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梁德明認為,情況反映規劃署巡查次數及人手不足,政府應增撥資源加強人手執法,保護本港鄉郊地方免被破壞。
1.9公頃地放廢料
梁德明指,在白泥鰲磡沙鄰近深港西部通道一帶,今年1月有海岸保護區、現名為「寶石魚場」的位置遭非法倒泥,經投訴後規劃署暫時只向土地擁有人發出警告信,尚未採任何執法行動。《蘋果》上周四到上下白泥及驁磡沙一帶了解,發現稔灣路及深灣路沿途屬於農業及綠化地帶,部份已被非法堆泥及違法發展,涉及地方大多以圍板阻隔,令外界難以得悉內裏情況。其中一個違例發展的地方,佔地更達1.9公頃,四周以圍板密封,車輛出入時才開啟大門,路口處有木牌寫着「通用物流環保回收」,從高空圖所見,內裏擺放大量回收廢料。
根據規劃署資料,該署在去年3月已向上述地段負責人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有關人士其後申請將土地改作臨時回收物料收集中心,但申請遭否決。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