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前晚舉行30周年晚宴,多間大學校長為協會特刊題詞,難得各大學校長校監喺書中「聚首」,八方除咗欣賞各人賀詞,亦發現校長們喺題詞中嘅圖章,各具特色,特別搵嚟兩位懂得雕刻、圖章嘅專家品評吓,結果城大校長郭位嘅圖章以「靚」跑出;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雖然有寫開書法,手字一流,但個圖章因為太花巧,包尾喎。
曾經為志蓮淨苑及其石館雕刻、被譽為金石名家嘅區二連同八方講,港大馬斐森、城大郭位、科大陳繁昌嘅印章係用小篆,中大沈祖堯、教育學院張仁良、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理大唐偉章就用漢篆;而黃玉山嗰個,就有啲「垃雜」,「唔係太正規,有啲『撓教』」。
雕刻家:全部街坊章
如果講靚嘅話,區二連認為,最靚嘅首選郭位,其次係馬斐森(雖則佢係外國人噃),「呢兩個刻得最好,郭位嗰個編排得最好,第二係馬斐森,其餘有啲係夾硬砌出來,普普通通」。但區二連強調,佢只係從印喺紙上的圖章嚟評價,所以只係建基於線條,若要全面評價圖章,一定要睇實物,因為可以睇埋雕刻家嘅刀法。
另一個教授圖章雕刻嘅油畫及雕塑家彭武斌就認為,各圖章屬於「街坊章」、即流行喺銀行戶口嘅印章,總之將個名字排到工整,雕完就算,「同文人用之書畫章之講究相差彼遠」,所以佢只係從字款角度去評價。
但佢個人認為,張仁良嘅圖章有啲睇頭,「佢有啲排法,排得好工整,另一個就係郭位」,其餘呢……都係普普通通咋。佢反而覺得馬斐森同黃玉山嘅圖章花巧,「如果兩個圖章要揀一個,我鍾意馬斐森嘅花巧,黃玉山嗰個,空間留咁多……呢個圖章冇咗個意境;冇咗意境,其他嘢都唔使講」。
李八方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