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樓周記:樓市數據不足三大陷阱 - 劉兆昌

老樓周記:樓市數據不足三大陷阱 - 劉兆昌

每逢周日,許多不同地產代理公司發放新聞稿,統計十大屋苑兩天成交,好多時候與上周比較;無可否認,這類非正式的數據可作參考作用,但始終不及每月數據那麼全面,假若買家以這類片面數來判斷樓市去向隨時捉蟲。
根據老樓得知,每間公司的十大屋苑稍有不同,基本有七成相近,收集資料有兩個方法,最主要是人手收集,由統計部門每次打電話落分區經理追問數字,由於兩大集團促成逾一半佔有率,尤其是大型主要屋苑,雖不中亦不遠矣!另一種方式是分行同事每日填表上報。
這兩種方式都有不足之處,尤其是一些由其他冷門或地膽行促成的成交,流通率較低,所以未能計算在內;另一個弊端,便是成交是去到簽約或是洽談到尾聲均無從查證,或許會出現美麗的誤會,但兩種機會都是令成交量有少許偏差,不會多只會少。
既然是參考價值比較低,讀者不妨多看網上即時成交,這點只是填補個別真空,當然亦不會那麼快便可update到,但始終大拿拿數百萬元的物業,睇錯市其一,買貴其二,捉錯路其三。
當然現時資訊除了電腦化之外,還需要勤力落區掌握,好多代理便因為個人買家少接觸樓市成交,會看中弱點攻其不備,有時買貴當買平,等同隔區買物業,感覺新界樓較九龍區平,其實要留神,𠵱家屯門瓏門呎價依然貴過美孚新邨。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