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濫用槍械問題每年造成許多傷亡,周五俄亥俄州就傳出一宗8人遭處決式槍殺的滅門慘案,但這只是眾多槍擊案的例子之一。1978年,當時的三藩市市長莫斯肯(George Moscone)和同志議員夏菲米克(Harvey Milk)遭槍殺,震驚全美國。17年前(1999)的4月20日,科羅拉多州兩名18歲的學生手持四把槍,在哥倫拜恩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校園大開殺戒,導致13名師生慘死。三藩市華裔眾議員丁右立(Phil Ting)呼籲眾議會通過他提的「救命槍枝安全法案(AB2607)」,以「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積極地防止槍械衍生的悲劇,第一步就是讓槍枝不再落入不適合持槍的人手中。
駐三藩市記者:王欣儀
雖然現在美國有「槍枝暴力禁制令法(Gun violence restraining order law)」,讓市民或執法單位能向法院申請禁令,阻止精神不穩的家人持槍,但丁右立提議擴大法案申請人的資格到僱主、同事、同學等,等同全民把關。
丁右立提供美國槍殺案驚人的數據:「光是去年,美國就有13286人慘死槍下。2009的1月至2015的7月其間,更有133宗大型槍擊案;而自2013年起,甚至有165宗槍擊案在校園裡發生、316宗在工作場合。」他希望過去發生的眾多血案,足以說服人民通過他的提案。
丁右立表示,「槍枝暴力禁制令法」的設計比照家庭暴力禁制令。有潛在危險人士的家人和執法單位向法院提出申請後,由法院裁定該人士對他人是否具威脅性,若有:於一年內將不能持有或購買槍械。而丁右立的法案提議,將申請人資格放寬至有潛在危險人士的同事、同學、或精神疾病醫療人員:「我們長時間在工作崗位,因此能近距離觀察我們的,其實並非我們的家人或親近的朋友,而是和我們共事的人。」
到場支持法案的邁耶(Cathy Mulkey Meyer),是1993年加州大街101號大樓槍擊案的生還者。當時歹徒費里(Gian Luigi Ferri)懷疑因打輸官司不服,以機關槍在大樓裡掃射,導致8人死亡。經過23年,邁耶提?事件仍然顫抖:「當時我在26樓的辦公室,距離歹徒僅咫尺之遙。一直到現在我們都還害怕,但是不應該有人要這樣每日提心吊膽過日子,尤其是孩子們。」
邁耶表示,她不知道這項法案是否能有效阻止槍械落入不適合的人手裏,但當時的同事是歹徒朋友,若在平時察覺他的憤怒行為,或許就不會發生當日的血案。1993年的三藩市槍擊案後,聯邦政府在1994年通過禁止多項攻擊性武器。不過該禁令時效僅10年,2005年再被重審時沒有通過,無法延期。邁耶坦言:「已經23年了,美國在槍枝管理上停滯不前,甚至退步。」讓她感到沮喪。